三個清大男孩變Podcast大浪推手!揭密1.4萬檔節目背後市佔王

Firstory執行長於子軒(右起)、技術長翁子皓、營運長劉德政是大學室友,拍攝處隔壁就是草創期的錄音室,吸音海綿是他們一起手工貼上。商業週刊提供

【文●陳盈螢】

你知道嗎?現在全臺灣每三人就有一人每月收聽Podcast。就連想像不到的訂閱市場,也能爲素人創作者帶來上看五十萬元的月收入、續訂率約九○%,更多企業也搶開聲音節目。

有家小新創在背後推動這股時代熱潮,並翻轉公司的命運。

他們是全臺最大、市佔逾六成的Podcast託管平臺Firstory,聚集一萬四千檔節目,每月累計不重複收聽逾一億次流量,也是全臺唯一與Apple和Spotify進行訂閱技術合作的託管平臺。就連星座專家唐綺陽的熱門節目《唐陽雞酒屋》,也是在此團隊邀約下誕生。

Firstory提供創作者一條龍的Podcast服務。只要一鍵,創作者就能將節目上架到主流收聽平臺,還有開放長期訂閱。而創作者支付的月費、廣告分潤等,是主要收費來源。

這支團隊是三個清華大學畢業生兼大學室友,放棄Apple等大公司工作邀約,留在臺灣創業的結果。當時,他們看好聲音經濟,先從語音交友社羣切入,再改爲Podcast託管平臺。

二○二二年,因爲疫情, 全球Podcast市場翻倍成長, Firstory光一季就累計超過一億四千多萬收聽量。

然而也在那一年,公司險些發不出薪水,瀕臨破產。

「我們成長太快,完全沒有拉煞車,」Firstory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於子軒餘悸猶存,因爲二二年第一季收聽量是前一年同期的近四倍,導致租借雲端主機等衆多成本,每七天就增加一萬美元(約合新臺幣三十二萬元),是前一年的兩百倍。

衝太快,成本暴增兩百倍它從推工具轉型「推服務」

眼見公司帳戶燒到快見底,他們只好減薪苦撐。但屋漏偏逢連夜雨,該年正逢募資市場進入高原期,很多新創破產或被收購退場,他們卻要趕快進行新一輪募資,纔有機會生存。

現實催着Firstory一夜長大。他們發現,與其拚命衝大流量,關鍵應該在於「幫助創作者賺到錢」,唯有如此,產業裡的人才會從玩票變正職,把市場做大,帶來正向循環。

於是,他們從單純的「推工具」轉型爲「推服務」。

第一步,新增資費方案。二二年開始,他們保留免費服務,但用付費當篩子,找出自己的核心客羣,幫助軟體開發效益最大化。「當時客戶跟功能需求都太多了,我們才重新整理,到底誰最需要我們?」於子軒說。

第二步,推出「動態廣告」功能。比起過去一味擴張市場,如今他們重新定義:創作者的成功不在流量大小,而是流量能否精準變現。於是,他們與股東KKBOX推出動態廣告功能,解決過去口播廣告上架後,不能再改內容的時效性困擾。

第三步,聚焦鎖定中小型創作者。Firstory共同創辦人暨營運長劉德政觀察,許多創作者不一定是自帶流量的網紅,卻依舊能有穩定收入。例如《GK爸爸原創故事繪本》主講人GK爸爸,就從市集擺攤老闆變身節目主持人,在家當奶爸,每年光是Podcast就帶來七位數進帳。

爲鞏固這羣從素人開始的創作者,他們積極開發新工具,幫助這些人提高付費訂閱的附加價值。舉例來說,當創作者想發送專屬電子報、經營專屬社羣,Firstory幫創作者自動串接系統,就能省去他們每天逐筆覈對會員清單的時間。

與創作者緊密溝通提高訂閱價值拚出千萬商機

只是新工具上線,卻不代表創作者就會使用。所以團隊花了至少一年培育種子部隊,幫助他們提煉節目內容、對標市售定價再訂定組合方案等。如今已累計超過八百個付費節目,每年至少創造千萬商機,對比同業不一定有此服務。

GK爸爸分析,Firstory與其他平臺最大的不同,是與他們更積極互動,團隊幾乎全年無休,不到一天就會有真人回覆訊息,「常在跟創作者溝通。」

這段歷時兩年的求生記,說來輕描淡寫,實則險象環生,繳不出租金更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一次是,於子軒在募資會議前夕,得知懷孕的妻子在新加坡跌倒了,需要到醫院檢查,經過掙扎,他卻選擇出現在會議上:「我知道那是一個失敗機率九八%的會議,但我不去的話,成功機率就是零。」

他們的轉念和努力,終於帶着Firstory營收翻倍成長,在今年第二季開始轉虧爲盈,獲得初步的成功。縱然市場變動更快、挑戰更多,但當團隊不忘初衷,成爲彼此後援,Podcast生態系將會持續因爲他們變得百花齊放。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週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40歲以後要轉職,最推薦的6種職業

報告做得很認真,開會卻被老闆慘電⋯臺灣人在跨國公司學到的一課

工作犯錯時,絕對不要說「不好意思」!受尊敬的人都會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