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現金流、利潤表改善 上市豬企負債率創近11個季度新低

三季度,生豬養殖業的資產負債表得到明顯修復。

截至10月31日,相關上市公司三季報全部出爐。以申萬劃分的10家樣本公司爲例,三季度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由59.05%降至56.56%。降幅較二季度擴大的同時,整體負債率已經降至2021年末以來的近11個季度新低。

其背後,源於三季度豬價反彈對相關上市公司現金流、利潤表的拉動。以牧原股份爲例,二季度剛剛扭虧,當期利潤高點爲今年6月,而三季度各月盈利情況均好於6月,其中8月更是達到年內最好水平。

以上背景下,部分公司今年的降負債目標提前完成,比如計劃將負債率降至55%的溫氏股份,三季度末便已經降至54.86%,環比下降超過4個百分點。

而考慮到當前行業產能去化接近尾聲,以及近兩年養殖企業成本水平的不斷下降,後續虧損現金流的可能性明顯減小。

短期豬價雖然略有下滑,但是並不妨礙整體負債表的進一步修復。

頭部豬企修復更明顯

“一季度虧損,二季度扭虧,三季度盈利大增”,今年生豬養殖業的經營趨勢大致如此。

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是生豬價格。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一、二、三季度,國內生豬(外三元)市場均價分別爲14.46元/公斤、16.36元/公斤、19.43元/公斤,其中8月上旬、中旬更是一度超過20元/公斤。

作爲典型的週期行業,伴隨着豬價不斷走高,養殖企業的現金流與盈利情況大幅好轉。

今年前三季度,上述10家樣本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也從年初的52.76億元一路增至三季度末的502.83億元,其中又屬三季度增長最爲明顯。

以牧原股份爲例,今年三季度單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入440.36億元,流出303.32億元,現金流入淨額達到137.04億元,顯著高於一、二季度的50.67億元與104.07億元。

現金流改善帶動短期償債能力增強的同時,養殖企業整體負債水平隨之下降,以上樣本公司三季度負債率全線走低。

截至9月末,上述樣本公司資產負債率平均值爲56.56%,較去年末下降近4個百分點,並創下2021年四季度以來的新低。

頭部上市公司中,溫氏股份負債率降幅尤爲明顯。今年5月剛剛扭虧時,溫氏股份就曾對其負債率進行介紹,“非洲豬瘟在我國發生前……公司設定資產負債率的紅線爲45%。隨着行業變化及發展需要,公司現在提升資產負債率安全線爲50%。”

溫氏股份進一步表示,行情好的時候,公司希望將負債率降至45%以下,行情較差時則允許階段性提升至55%或以上。

在經營業績明顯改善後,該公司提出了“年內將資產負債率降至55%以下”的目標,並最終於三季度提前完成。

相比之下,一季度負債率超過75%,處於相對危險水平的華統股份、新五豐雖然負債率也有一定下降,但是降幅明顯小於頭部公司與行業均值。

比如新五豐,公司今年一、二季度末負債率均超過76%,三季度降低至74.33%,較去年末下降不足1個百分點。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輪豬價下行週期中,已經有正邦科技、ST天邦等至少三家公司因負債率過高,出現債務逾期等問題進行重整。

從上述角度來看,中小型養殖企業負債情況的明顯改善,可能還需要一定時間。

推高負債因素明顯弱化

過去幾年養殖企業負債率的增長,主要源於非洲豬瘟後的產能擴張,與2021年後豬價下跌對企業現金流的衝擊。

如今來看,上述兩個因素都已經有所弱化,而這主要是由於行業所處的週期位置所決定的。今年3月,農業農村部修訂後的《生豬產能調控實施方案(2024年修訂)》,將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從4100萬頭調整爲3900萬頭。

隨後,受到5月豬價上漲、盈利修復的影響,國內生豬產能有所反彈,從4月的3986萬頭增至3996萬頭,並一直持續至今年9月的4062萬頭。

不難看出,供給端雖然有所增長,但是產能增速並不算快,擴產態度依據偏向謹慎。

對比歷史產能數據,當前行業整體產能也處於過去四年的相對低位,當前供需關係至少要優於此前絕大多數時間。

相應地,生豬價格的運行重心隨之上移,再次出現12元/公斤以下極端行情的可能性明顯減小。

同時,養殖企業的成本水平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尤其是頭部養殖企業近兩年單位成本下降非常明顯。

“今年以來,公司生豬養殖完全成本持續下降,9月已降至略低於13.7元/公斤,相比年初的15.8元/公斤下降超過2元/公斤,其中飼料價格下降貢獻50%左右,生產成績改善和期間費用攤銷下降貢獻50%左右。”牧原股份在三季報交流會上指出。

溫氏股份,今年7月的肉豬養殖綜合成本,也已經降至13.8/公斤~14元/公斤。

隨着養殖成本的下降,此類養殖企業對豬價波動的風險承受能力隨之提升,虧損現金流的可能性同步減小。

而截至11月1日,國內生豬現貨價格超過17元/公斤。

即便後續出現大幅下跌,比如市場預期價格最低的2025年3月,價格亦保持在13.9元/公斤左右,低成本頭部企業依舊可以實現盈利。

總體來看,前期推高負債因素已經明顯弱化,接下來行業負債率大概率會保持下行趨勢。不過,不同公司之間可能會出現一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