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靶向攻堅解決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難題

聊城市聚焦停放充電難點堵點,堅持擴源增容、疏堵結合,緊抓三個關鍵點攻堅突破,以點帶鏈、以鏈促面,全力防範化解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風險隱患。目前,全市已建成充電端口11.7萬個,年初以來電動自行車火災同比下降17%。

政府統籌引導“攻難關”。消防、住建等5部門調研,徵求市民代表意見,提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研究制定擴源增容有關政策。出臺4個配建措施。資規、住建等部門聯合發文,將新建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作爲消防審批、驗收的前置條件;規定充電車位與非機動車停車位配置比達到80%;要求現有小區充電端口與電動自行車保有量配建比達到1:3;從每年土地出讓收入劃撥專項資金用於老舊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優化3大激勵保障。明確將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有關內容納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豁免清單,對既有社區的充電設施建設免予辦理審批手續。推廣住宅電梯智能阻車系統安裝,選取試點按照最高1000元標準進行補貼,全市已完成1917部電梯改造安裝。落實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 “三零”服務政策,推動小區電動自行車充電價格不高於居民電價。提出2項倡議。發佈“滿電回家”倡議,倡導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在單位內部增建集中停放充電設施,滿足幹部職工充電需求,緩解小區壓力。對於不能納入老舊小區改造範圍、場地受限、羣衆需求強烈以及沒有條件加裝充電設施的小區,倡導在小區周邊公共場所、沿街道路建設符合安全條件的充電設施。

建設模式實行“多元化”。立足聊城市情社情,採取多元化建設模式,確保建設快、成效好、管長遠。激發“國企”優勢。以市政府名義推動中國鐵塔聊城分公司等國企強化“爲民服務、保障民生”的擔當,參與充電設施建設。目前,共投資建成充電端口1.3萬個,覆蓋184個小區,2024年底前將再投資新建充電端口1.8萬個。同時,指導國企打造“智能充電終端+充電雲管理平臺+集中監管平臺+客戶端APP”模式,實時監測充電端口狀態,對充電設施過載、過熱、過壓、電流異常等進行遠程監控預警。推動“市場”主導。縣市區政府領導掛帥,成立由住建、應急、消防等部門和鄉鎮街道參與的專班,通過政策引導各企業按照市場化運作,爲既有小區建設停放充電設施。充電電價和建設位置、標準由企業和小區業主委員會商議確定,各縣市區專班負責協調。同時,指導快遞、外賣、共享電動自行車企業,普及安裝集中充(換)電櫃,降低火災風險。強化“政府”兜底。對於“投入高、收益少”和市場回報效益低的老舊小區、回遷小區,各縣市區政府將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和物業領域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列爲重要工程優先解決。2024年,各地已投入765萬資金用於停放充電設施建設。

激活羣防羣治“一盤棋”。堅持法治先行、專羣結合,注重發揮基層黨組織和網格在羣防羣治中的引領作用。抓法治促規範。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聊城市消防條例》,《條例》針對不同場所規定了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建管用”要求,並規定相應處罰條款。抓住《聊城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契機,加入電動自行車有關條款,明確可以利用業主共有道路、綠地或者其他場地增設充電設施,並將違規停放充電列爲禁止行爲。在《聊城市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中,將消防安全納入基層網格員法定職責,發動1.6萬名網格員參與違停違充行爲的制止督改。抓執法促提升。消防、公安、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夜間檢查,勸導搬離違規停放行爲4000餘起,抽查電動自行車產品64批次,查辦案件43起,全市涉電動自行車違法查處同比上升80%。支隊聯合市委宣傳部制定整治行動新聞宣傳方案,利用各媒體加強以案說法,既講清社會危害,又強調共治共享;既強化警示震懾,又普及安全常識。抓共治促和諧。將凝聚共治力量作爲關鍵一招。結合“紅色物業”工作,各級組織、住建、消防部門聯合發力,6681名業委會黨員、樓棟長將勸停製止違規停放充電行爲納入社區治理工作內容。在經濟開發區試點,着重發揮社區黨支部作用,幫助各小區協調停放充電設施安裝事宜,通過社區黨支部與居民聊選址、與物業談讓利、與運營商比價格,幫助東城街道6個小區解決了安裝難落地的問題,實現了安裝位置居民滿意、充電價格和家用電持平、物業不收服務費。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崔宇晴 通訊員 錢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