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國投:激盪四十年,蓄勢再出發

1984年4月末,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應邀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作爲中美建交後首位在任時來華訪問的美國總統,里根將自己行程的第二站選在了陝西西安。

此時陝西的開放程度相當有限:里根訪華的前一年,全省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西安金花飯店才正式獲批。

里根的到來,將全球的目光吸引到了這座古老城市。1984年12月1日至10日,陝西省首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在西安舉行。參加洽談會的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國外客商和外國駐華使節近900人。會上共簽訂合同116項,金額3.4億美元;簽訂協議書38項、意向書6項;出口貿易成交額324萬美元,進口貿易成交額293萬美元。

外資項目的落地需要銀行支持,但已有的銀行因體制機制等限制無法滿足需求,如何精準對接經濟發展需求和時代機遇,成爲當時的現實問題。事實上,在1979年新中國第一家信託公司成立後,這個問題就已有了答案。

1984年12月,由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等五行司共同出資,聯合投資成立了“陝西省金融聯合投資公司”(簡稱“陝金聯”,即陝國投前身),成爲陝西改革開放窗口和招商引資平臺。

四十年後,陝國投現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姚衛東在《陝國投長歌》的七言組詩裡寫道:地方銀行首身現,信託肇基展新顏。

平地驚雷,高峽出平湖

中國信託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信託業,無疑是改革開放“驚雷”的產物。沉睡許久的三秦大地乍醒,渴望與外界深入交流,其中自然包括“資金”“類信託”的“地方銀行”成爲破題的關鍵。

在“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政策指引下,“以發展經濟、穩定貨幣、提高社會經濟效益爲目標,通過各種渠道,積極吸收和運用國內外資金,引進先進技術,爲開發陝西資源,發展陝西經濟服務”,是成立陝金聯的初衷。

然而受困於多種客觀因素,加之對外開放經驗不足,陝金聯的快速發展也積累了風險。經過近三年清理整頓,陝金聯在1992年跨越瀕臨破產的生死線,完成股份制改造,並正式更名爲“陝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即“陝國投”)。

改制完成後,在多方努力下,1994年1月陝國投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爲國內第一家非銀行上市金融機構、陝西第二家上市單位,憑藉此優勢,陝國投開啓了“高峽出平湖”的發展時期。

一方面,上市讓陝國投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了質的飛躍。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的“三會一層”密切結合、相互協調、有效制衡,成爲後續高速發展的良好基礎;另一方面,上市也爲陝國投打開了全新的融資渠道。自1994年上市以來,陝國投先後通過配股、非公開發行等方式成功實施了5次增資擴股,累計從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12.98億元,資本實力不斷增強。

在自身實力持續強化的同時,陝國投支持陝西地方經濟發展也碩果累累:從陝金聯時期的人民大廈酒店(今索菲特酒店)等20多家涉外酒店設立,西安楊森、咸陽偏轉等重點企業開辦擴建,到20世紀90年代貫通西安南北的中軸線道路拓寬、高新區首個商品房項目糜家橋小區建設;進入21世紀,略陽黑河壩水電站併網發電、榆林錦界工業園拔地而起、斗門水庫建成蓄水調峰、大唐不夜城再現盛世雄風……

陝國投的服務觸角還延伸到了全國,蘇州金雞湖畔的“東方之門”,寧夏毛烏素沙漠邊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乃至於港珠澳大橋此類世界級的項目,背後都有陝國投的身影。

因開放而生,因改革而興,因實體而成。截至2023年末,陝國投運用信託投融資功能引導社會資金支持重點項目建設超過5000億元,通過自有資金支持實體經濟超過300億元,服務省內經濟建設投融資規模超過4000億元,“引資入陝”規模超過1000億元,是當之無愧的“金融排頭兵”。

四十不惑,新質啓新程

四十多年來,中國信託行業的定位並未完全明晰,“我是誰”的困惑縈繞在信託行業達四十餘年。“信託到底能幹什麼?信託憑什麼幹這些?”是一批批信託人不斷求索的命題。

自1979年第一家信託公司成立至今,信託行業因發展過快失序而導致的行業整頓共有七輪,陝國投親歷了其中六輪;從1984年成立以來,因內外部環境變化,陝國投也歷經從肇基探路、多元發展、重組重生、快速發展,到歸源轉型、重塑再造六次階段性發展策略調整。

2023年3月,原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信託公司信託業務分類的通知》,明確信託業務爲資產服務信託、資產管理信託、公益/慈善信託三大分類。在此之前,陝國投就啓動“重塑再造”戰略工程,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其戰略卓見可見一斑。

按照信託業務“三分類”政策要求,陝國投穩中求進、轉型創新。在新一輪行業轉型中,發揮信託制度優勢支持新質生產力與迴歸信託本源發力財富管理兩方面,尤爲值得探究。

信託公司橫跨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實體產業三大市場,兼具資金融通和資產服務雙重功能,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在持續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相關單位保持緊密互動的基礎上,陝國投通過基金投資、直投方式支持科創企業發展。

2023年,陝國投成立資本市場投資部,統籌負責一二級市場投資參與奕斯偉股權、半導體ETF等“專精特新”項目投資近1億元。

2024年6月,陝國投發起的西北地區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平安-西投保西安知識產權1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交所發行設立。該項目成爲信託公司發揮主動管理能力向資產證券化業務上下游延伸的重要探索。

在與高校合作中,陝國投通過設立慈善信託,用於支持重點院校科技創新、學科建設及改善教學科研設施等,打造省級重點實驗室。並以知識產權收益權爲信託財產設立1億元知識產權收益權服務信託,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

在財富管理端,陝國投2008年成立的財富中心,歷經財富管理總部、財富管理事業部階段,到2024年10月升級成爲財富事業羣,其財富募集資金從47億元增長到過千億,增長了20餘倍。

迴歸到“受人所託,代客理財”的信託本源,陝國投圍繞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爲高淨值客戶們提供財產保管、代理收付、執行監督、信息披露及清算分配等服務的金石賬戶體系於2023年8月正式上線;信託普惠的代表首單定製化家庭服務信託和首批標準化家庭服務信託分別於2023年7月、12月落地;信託融入社會治理的首單預付類資金服務信託於2023年12月落地。除此之外,陝國投積極豐富“產品貨架”,全市場、多策略遴選持牌金融機構擔任管理人的金融產品,截至2024年8月,外採產品銷售規模達到44.5億元。

從“摸着石頭過河”的“野蠻生長”到“黃金十年”的“大幹快上”,信託從業者都深刻感知到,“時代弄潮”和“脫繮烈馬”不過一紙之隔。當鉛華洗盡,站在成立四十年的節點上,歷經數次清理整頓的陝國投已然在歲月的洗禮和對信託行業的深刻理解中更加智慧從容並不斷成熟,是爲“不惑”。

志在百年,文脈越週期

信託行業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信託資產規模餘額爲27萬億元,同比增速爲24.52%,再創信託資產規模的歷史新高,且已連續9個季度實現同比正增長,比2012年的7.41萬億元十餘年增長近4倍。

回望信託行業四十年征程,其風雷激盪程度之強烈,波動幅度之巨大,讓無數從業者刻骨銘心。然而縱觀陝國投發展歷程,卻在“大變局”中有多個“不變”:服務大局、支持地方的使命不變;克服萬難、接續奮鬥的精神不變;順應潮流、敢爲人先的理念不變……

歸根結底,組織架構有順應時代的完善調整,業務經營有隨需而變的創新起伏,但文脈賡續,精神不滅。

2019年12月,中國信託業年會正式提出信託文化建設任務,並確定2020年至2024年,分別爲教育年、普及年、確立年、深化年以及提升年,強調信託業務與信託文化的融合。

橫向與各國及地區信託文化相比較,雖因國情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是圍繞“忠誠守信、持續穩定、財產獨立、靈活創新”四大特徵趨同發展的特點十分明顯。

爲何建立“信託文化”?爲何打造差異化的“信託品牌”?兩個問題的本質都直接指向信託行業乃至整個“大資管”行業未來的戰場就在客戶的“心智”中。

羣雄逐鹿是中國金融開放和金融改革的必然產物,充分競爭是推動市場不斷前行的重要因素。在行業內激流勇進,搶佔用戶心智,靠的是滔滔不絕的內生動力,而這種動力,對內稱之爲“文化”,對外稱之爲“品牌”。

2024年,在“重塑再造”戰略引領下,圍繞品牌煥新與文化傳承,陝國投陸續開展了多項工作:

年初,煥新品牌標識,在繼承原有的“陝西、三秦、陝國投”等基本含義之外,“服務、實體、絲路”成爲三個新的關鍵詞。

同期成立“陝國投絲路金融信託研究院”,從頂層設計上建立公司和業務兩個層面既分層又統一的投研體系,重塑“專業信託”的品牌形象。

11月,陝國投植根於中國特色金融文化、黨建文化、清廉金融文化豐沃的文化土壤,依託於“守正、忠實、專業”的受託人文化和“誠信、務實、創新、奉獻”的企業精神,確立全新的“家和文化”。

12月,以“跨越時間週期,擁抱價值藍海”爲核心品牌內涵的“陝國投海百合財富”正式發佈,拉開了陝國投躋身“千億財富俱樂部”的品牌序幕。

對於陝國投而言,找出並堅決踐行自身的差異化競爭路徑,並形成品牌效應,其核心是專業管理團隊的打造以及企業文化在產品和服務中的嵌入。一個專業的、特色的、可靠的品牌,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社會責任的信託公司會被更多人所認可,這將成爲構建“軟實力”的戰略目標。

平流無石處,聞說有沉淪。成立四十年來,陝國投總資產、淨資產、營業收入、淨利潤等各項指標增長,都以千倍甚至萬倍計,一同實現穿越週期的,也有看不見也摸不着的“文化資產”“品牌資產”。

大浪淘沙,時代沒有相同的浪,也不會有相同的沙。歷史不會重演,也沒有什麼迴響,時代教會人們的,是複雜,是變化,是順勢而爲。四秩芳華,百年基業,在下一個五年、十年乃至四十年、六十年,陝國投作爲中國信託行業的局部樣本,又會有怎樣的實踐與探索,值得所有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