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問道 | 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院所面向經濟與地方產業發展
近日,首屆山水東路科創谷創新合作論壇在濱湖順利召開,會議創設“山水問道”高端智庫品牌,邀請百餘名中外院士、專家學者、創新創業人才代表等齊聚一堂,爲山水東路科創谷建設集聚高端智力、提供強大動能。
論壇現場,國家科技部原黨組成員、秘書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張景安圍繞“院所面向經濟與地方產業發展”發表主旨演講,提及了中國科學院在90年代前的兩大改革措施及其成效,並強調了原始發現的難度與創新的重要性。他表示,我國科學發現與技術開發能力增強,尤其是技術開發能力位於世界一流。院所應創新驅動,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適應新時代需求,走在市場開發前列,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探索數字化轉型有效路徑,實現百花齊放的創新格局。此外,他希望無錫成爲人才發現與培養的沃土,營造寬鬆環境,鼓勵獨立思考與源頭創新,廣納人才助力科技發展興盛。
中國改革開放40年是
讓院所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的40年
張景安院士表示,院所服務地方經濟這一方針政策是黨中央決定的。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於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提出“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工作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戰略方針。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中國改革開放40年,實際上就是讓院所怎麼樣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的40年。在這40年改革開放過程中,也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創新體系。自由探索的科學發現和源頭創新,主要來自前50-60所研究性大學,由基金會提供支持。除了這些大學外,還有幾千家研究所和普通高校服務於企業,以市場爲導向,企業爲主體,產學研互動創新。
張景安院士表示,科研院所和地方經濟怎樣才能更好地融合,目前還存在一定難度。在技術開發方面,我們擁有有了世界一流的,具有40年經驗的開發大軍,如果想要更好地爲地方經濟服務,要堅持以下三個方面:
一,爲地方經濟服務,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網絡化、高質量發展。我們不僅有規模宏大的市場和產業,也有非常活躍的高科技大軍,數字化以不可逆轉的趨勢改變着整個人類社會。整個工業文明在迎接數字化轉型,因此院所爲地方經濟服務,就要探索地方數字化轉型的有效途徑。
二,基礎研究需要加強。加強基礎研究是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
三,加快創新速度。AI大模型的創新體系正在加速演進,進入行業全面應用的新階段,各行業的技術創新突破在AI技術的參與下不斷涌現。院所要跟企業地方經濟密切合作,更有效率地研發新的產品。
推動全球化越開放越有活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黨的十九大報告,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等多個國內外重要場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
上個世紀中葉,知識經濟剛剛興起的時候,技術、人才、資金,包括理念都在全球流動,這也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動力,在大潮流影響下,我國的信息化產業也取得較大的發展。
堅定不移的推動全球化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有更多的有效應對措施。例如要大力支持地方中小企業創新,大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發展而來,民營企業創新環境好,中國創新環境才真正好,要形成國企、民企、中小企業、大企業之間的互動創新,才能創造未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院所應該在各個層次上起到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
協同創新是當今的大趨勢人才培養是關鍵
張景安院士指出,如今時代突出的特點是所有有價值的創新都是來自於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的合作。在開放的思想中,各學科人才順暢交流互動,共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在市場環境中真正實現集成創新。
創新奇蹟都不是計劃出來的,而是生長出來的。有沒有一個好的生態環境來供其生長髮展非常重要。需要營造創新集羣,組織多元創新主體,以生態化、數字化的生長髮展體系,適應未來競爭的需要。
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與創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前進,科技創新成爲最大寶貴的財富,院所要真正紮紮實實地把這些創新成果轉化爲企業的新質生產力,不但要把科學技術變成產品,還要能夠產業化地穩定生產,高質量大規模地佔領世界市場。
這就註定需要多領域企業與多學科的研究人員的碰撞,才能創造無限的可能,企業由原來的聚焦創新鏈、技術鏈、產業鏈、貢獻鏈,進而建設營造生態圈,真正形成交叉融合,相互滲透,開放多元,互聯互通的創新生態。
張景安院士指出,科技人才是科技文化的引領者。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是戰勝一切創新難題所必備的素質。人才需要培養,天才需要發現。科學家需要自由的空間,寬鬆的環境以及對人高度信任,還要有個性化的綠色通道,天才、人才、怪才才能脫穎而出,寬容的創新生態才能生長出更多的獨立思考和源頭創新。
演講結尾,張景安院士衷心希望天下的英才都匯聚濱湖,匯聚無錫,讓最美麗、最智慧的創新之花在濱湖盡情地開放,成爲祖國復興征途中百花園中最燦爛的一朵。
“國之所需,我之所願”,山水旖旎的濱湖集聚了兩所“雙一流”高校、12家省部屬科研院所、7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衆多高層次創新平臺,如此豐富且高度集聚的科教創新資源放眼全國也不多見。
濱湖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全力支持駐區大院大所、高企高校加速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尤其是“卡脖子”技術,勇闖科研創新“無人區”。從“大洋探底”的“奮鬥者”號深潛器,到“九天攬月”的神舟飛船,再到問鼎全球超級計算機榜首的“神威·太湖之光”,中國科技自立自強歷史進程中的多項大國重器都烙上了“濱湖印記”。截至目前,濱湖駐區大院大所累計獲得2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及國家技術發明獎,在計算機系統、船舶動力、航空電子、食品科學、智能交通等領域的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爲助力科研成果就地轉化和產業化,濱湖還通過精準對接院所“上下游”資源,增強院所經濟的發展後勁。近年來,濱湖駐區高校院所與區內企業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超1000個,累計交易額近億元,孵化培育企業超百家。2023年,濱湖院所經濟稅收貢獻5.5億元,同比增長37%。“十四五”前三年,區域高新技術產值比重一直穩居無錫首位。
未來,濱湖區將持續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環太湖科創圈等戰略機遇,充分發揮高校院所集聚、企業創新活躍的優勢,打造更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高速路”,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和從“1”到“10”的轉化,加快建設一個人才薈萃、創新涌動、產業興盛的“靚麗太湖灣、活力科創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