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全力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

原標題:今年將舉辦175項國際國內大賽——(引題)

上海全力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主題)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劉兵

近日,首屆上海帆船公開賽在滴水湖完滿落幕。廣東隊陳佳銘和上海騎浪帆船隊分別獲得ILCA6級和J80級帆船冠軍。

上海並非傳統帆船運動基地,此次舉辦帆船公開賽,正是這座國際大都市着力打造國際賽事之都的舉措之一。近年來,圍繞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體育城市,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的目標,上海將賽事發展與提升城市能級、核心競爭力和城市軟實力緊密銜接,在優化賽事結構與佈局、提升賽事質量與效益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與實踐。通過打造自主品牌賽事矩陣、積極引入國際賽事以及放大賽事溢出效應,一流國際體育賽事之都目標逐漸成爲現實。

打造自主品牌賽事矩陣

首屆上海帆船公開賽參與人數共計300人,其中包括六屆世錦賽冠軍、波蘭選手馬辛·魯達夫斯基,杭州亞運會ILCA4級金牌得主、泰國選手韋卡·巴奴努布南德等國際頂尖帆船運動員。作爲倫敦奧運會女子單人艇激光雷迪爾級項目的金牌得主,名將徐莉佳擔任船長,首次組隊參加J80級帆船項目比賽,並獲得亞軍。

據上海市體育局局長徐彬介紹,上海帆船公開賽是上海創立的一項全新自主品牌賽事,它與1996年創辦的上海馬拉松、2021年誕生的上海賽艇公開賽,構成上海城市景觀頭部賽事“三上”品牌。“作爲彰顯城市形象、傳遞城市精神的全新載體,上海帆船公開賽將對標國際知名帆船賽事,努力打造成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城市自主品牌賽事。”

記者瞭解到,近年來,爲打造國際體育賽事之都,上海積極培育本土品牌賽事。“我們已經建立了賽事認定和評估體系,實施賽事扶持政策,目前已形成賽前認定、賽中評估、賽後扶持的賽事監管與服務閉環。”徐彬表示。據悉,目前上海將賽事品牌依據賽事能級與辦賽效果分爲“P(頂級賽事)”“H(標誌性賽事)”“D(培育性賽事)”三類。

“今後,我們力爭爲更多自主品牌賽事注入更多國際化、專業化元素,通過邀請國際頂尖運動隊或選手參賽,進一步提升賽事品牌價值。”徐彬表示。

積極吸引國際大賽入駐

在不斷培育本土精品賽事的同時,近年來,上海還積極引入國際體育賽事。今年在滬舉辦的F1中國大獎賽、奧運會資格系列賽等尤其受到市民關注。

4月19日至21日,F1中國大獎賽上海站在時隔四年後將重新迴歸。作爲中國首位F1車手,周冠宇有望在“家門口”出戰,向世界展示中國新生代的自信與力量。

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包括自由式小輪車、霹靂舞、滑板以及運動攀巖等4個項目,是通往奧運會的終極資格賽賽事。5月16日至19日,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將在黃浦濱江舉行。近日,國際奧委會在官方網站公佈了奧運會資格系列賽的席位和積分系統。來自全球120個國家和地區的464位確定參賽的運動員,將爲150餘個奧運席位展開激烈爭奪。

此外,世界泳聯已確認,2024世界泳聯游泳世界盃中國上海站將於10月18日至20日在東方體育中心舉辦。這是繼2006年短池游泳世錦賽和2011年游泳世錦賽以來,上海又一次迎來世界泳聯高規格賽事。

“多項賽事的落戶,是國際體育組織對上海辦賽水平和治理能力的信任。”上海市體育局副局長羅文樺表示,這些年上海通過舉辦國內外不同級別的賽事,積累了豐富的辦賽經驗,培育了多家專業辦賽主體,形成了較爲完善的賽事管理機制。

放大體育賽事溢出效應

據介紹,今年上海共有175項國際國內大賽舉辦。在努力辦賽的同時,上海不斷放大體育賽事的溢出效應,促進“文體旅商展”聯動發展。

本次上海帆船公開賽是一場集競技、觀賞、娛樂於一體的盛會。賽事運營方上海東浩蘭生賽事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駿煒告訴記者,除了激烈的賽事比拼外,黃浦江畔的虹口濱江區域設置了上帆賽事村,包括航海文化、航海互動、海洋公益、休閒娛樂等板塊。同時,“我們還與中國航海博物館聯動,助力市民瞭解航海文化和帆船賽事,讓更多人蔘與到帆船運動中來”。

據瞭解,上海將體育賽事與旅遊節、“五五購物節”等重大節慶活動開展深度聯動,使體育賽事的“流量”更好轉化爲文旅消費的“留量”。

2023年,上海在國內率先開展“國際觀光合作夥伴”項目,爲海外參賽者提供個性化旅行套餐,極大提升了海外參賽者的便捷性與體驗感。

據介紹,2023年全年上海有129萬人次現場觀看在滬舉辦的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帶動消費37.13億元,相關產業拉動效應達128.64億元,賽事經濟效益顯著。其中,“文體旅商展”聯動是上海賽事經濟效益得以充分釋放的重要因素。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