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旅企扭虧

本報記者 莊靈輝 盧志坤 北京報道

伴隨旅遊市場加速修復,2023年A股上市旅企集體實現扭虧。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A股21家旅企年報或業績預報發現,2023年有15家企業扭虧爲盈,有2家企業業績預增,合計佔比超八成。剩餘4家虧損企業中半數減虧,此外雲南旅遊(002059.SZ)虧損擴大,宋城演藝(300144.SZ)則在上一年盈利基礎上出現虧損,這2家企業均表示業績虧損主要受投資收益及減值損失等因素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23年上市旅企集體實現扭虧主要得益於旅遊市場加速回暖,也與上一年基數效應因素有關;積壓需求得以釋放後,展望後續市場發展速度或將放緩,尤其在2023年較好業績基礎上,2024年上市旅企業績恐難實現大幅度上漲;面對後續業績提升問題,如何進行全國市場拓展以及提升旅遊新產品供給等將是企業破題重要方向。

虧損企業不足兩成

截至發稿,Wind餐飲旅遊行業中涉及旅遊景區、主題公園、旅行社及旅遊綜合等業務的A股企業共21家,其中長白山(603099.SH)和麗江股份(002033.SZ)已於近日發佈2023年年報,其餘企業也發佈了2023年業績預告。

數據顯示,這21家企業中,2023年業績虧損的只有4家,佔比不足兩成。

分行業來看,旅遊景區類企業13家,2023年虧損企業2家,爲張家界(000430.SZ)和雲南旅遊;主題公園類3家,虧損企業1家,爲宋城演藝;旅行社企業4家,虧損企業1家,爲西安旅遊(000610.SZ)。這4家虧損企業中,張家界與西安旅遊均減虧,雲南旅遊虧損擴大,宋城演藝則在上一年盈利基礎上出現虧損。

對於虧損原因,上述4家企業多表示是受投資收益、減值損失及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

雲南旅遊在業績預報中表示,2023年公司傳統旅遊業務經營情況明顯改善,旅遊文化科技板塊項目拓展則不及預期;同時,隨着各主題公園項目建設進度的推進,工程建設收入隨之增加,導致綜合毛利率較上年同期下降;此外,信用減值損失同比增加、參股企業確認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減少等因素也影響了利潤。

宋城演藝則表示,2023年文旅消費迎來複蘇,公司旗下景區陸續恢復營業,演藝主業營運天數、遊客人次、營業收入和毛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若不考慮持有花房集團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形成的投資收益以及減值損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預計爲盈利7.5億元至9億元。

張家界也表示,2023年公司營收大幅增長,但因大庸古城公司折舊攤銷、財務費用、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導致公司仍處於虧損。

以此來看,隨着旅遊市場好轉,仍在虧損的旅企主要受會計準則影響,虧損停留在紙面上,公司運營層面皆已出現好轉盈利。

旅遊市場修復

根據其餘十餘家扭虧或預增企業披露的信息,2023年上市旅企業績修復主要得益於旅遊市場持續回暖。

對於旅遊景區類企業,旅遊人次多少是影響其業績表現的主要因素。上述十餘家旅遊景區企業大多表示,2023年旅遊市場持續回暖,景區接待遊客人次同比大增,促使業績提升。

如峨眉山A(000888.SZ)表示,2023年,國內旅遊行業全面復甦,峨眉山景區接待人次同比增長176.9%,公司利潤扭虧爲盈;桂林旅遊(000978.SZ)也表示,2023 年度,公司遊客接待量約619萬人次,同比增長約230%;黃山旅遊(600054.SH)則表示,2023年黃山景區累計接待進山遊客457.46萬人,同比增長227.48%,公司主營業務實現較好增長。

截至發稿,Wind數據顯示,旅遊景區行業中A股及新三板企業共20家,2023年營收增長率爲152.37%,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5971.91%。在此之前,相關企業淨利潤已連續三年同比下降。

多位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2023年上市旅企業績修復主要與旅遊市場回暖有關。

“2023年旅遊業整體復甦,旅遊需求逐步釋放,帶動了上市旅企營收增長。”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告訴記者,除市場復甦外,企業降本增效舉措與政策扶持等因素也對業績提升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也認爲,2023年上市旅企業績扭虧,主要因爲旅遊市場需求回暖、政府政策支持、企業自身調整優化等。

在集體扭虧後,2024年以及後續一段時期,上市旅企業績將如何發展?對此,業內認爲主要與市場變化以及企業應對等因素相關,但在基數效應下,2024年恐難維持上一年的高速增長。

“在積壓的旅遊需求以及遊客彌補性心理等因素影響下,2023年國內旅遊市場出現報復性增長,上市旅企業績快速修復。但基數變化後,2024年旅企業績增長速度可能要發生變化。”產業研究諮詢機構景鑑智庫創始人周鳴岐告訴記者,後續上市旅企業績表現主要還是看企業能否根據市場變化針對性提升自身能力。

Wind資料顯示,旅遊行業與GDP具有較強的正相關關係,旅遊對部分居民仍屬可選消費,收入增長放緩及對預期收入的不確定性增強時就會直接減少對旅遊這類非必需商品的消費需求。

Wind數據顯示,2019年前,全國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整體呈增長趨勢,2017~2019年這一比重均在6.5%左右,此後3年則下跌至3%以下。記者據文旅部披露的數據計算也發現,2017~2019年全國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均在6.5%以上。照此測算,後續旅遊總收入佔GDP比重能否回到6.5%左右將是行業發展修復的重要指標。

同時,由於景區存在壟斷性和稀缺性,門票價格穩定甚至上漲,往往不呈週期性波動。

因此周鳴岐認爲,景區類上市企業成長性一般不佳,客流變化也不會太大,未來業績提升主要還是看企業能否提升業務拓展能力,佈局全國市場,發展管理服務能力、產品打造等軟硬件實力。

新旅遊供給

在受益於旅遊市場復甦的同時,多家企業還表示,2023年公司加強了景區宣傳與營銷力度,並強化內控管理,創新旅遊產品供給等,相應舉措也對業績提升起到一定作用。

如*ST西域(300859.SZ)表示,2023年,公司一方面致力於提升公司綜合管理水平和經營質量,持續強化內控管理,落實降本增效措施,優化公司精細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對外積極拓展營銷策略,加強景區宣傳力度,有效地提升遊客流量。

創新旅遊供給也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旅遊提升的一項重要任務。長白山近日在業績會上表示,今年將圍繞冰雪運動、冰雪民俗、冰雪娛樂等積極謀劃新項目、新產品,在冰雪旅遊新賽道爭取更多份額。

業內分析認爲,後續旅企將圍繞旅遊新產品、新場景和新業態等方面發力,通過加大科技投入與提升服務水平等提升旅遊產品吸引力。

“旅遊新產品主要指針對不同消費羣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旅遊產品;新場景指利用現有資源,創造性地開發出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新業態指旅遊業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如智慧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等。”鄭磊認爲,推進旅遊新供給,應通過政策扶持鼓勵企業創新研發新產品;同時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遊服務水平;加強旅遊宣傳推廣,提高旅遊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等。

“旅遊新供給主要體現在產品創新、場景體驗、業態多樣化等方面。具體可以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服務水平、拓展旅遊線路等方式推進旅遊新供給。”柏文喜則認爲,在推進旅遊新供給方面,各景區可以發揮引領者作用,加強創新、提升服務水平,打造獨特的旅遊體驗;但各景區也應注意解決服務質量不穩定、景區管理混亂等問題。

“當前各景區設施和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影響遊客體驗感;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同質化嚴重;景區環境衛生、客流調控等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鄭磊表示,在推進旅遊新供給方面,各景區應注重自身內涵挖掘,開發特色旅遊產品;創新管理模式,提高景區運營效率;加強與旅行社、在線旅遊平臺等合作,拓寬市場渠道。

此外,周鳴岐認爲,推進旅遊新供給方面,打造高端化且具備自身品牌認可度的度假產品也將是一個重要方向。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