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用電商賣吐司 冷凍包子王轉型豪賭
▲宋宗龍是奇美食品的第三代接班人,他當年接手虧損的奇美食品,開發出鮮肉包、大燒包等冷凍包子並打進統一超商通路。(圖/商業週刊/攝影郭涵羚)
文/林洧楨
對大多數人來說,走進超商買東西吃,已經成了生活常態。這是一般人最便利的餐廳,也成了臺灣食品業最殘酷的戰場。
走進超商的食品選擇,你印象中除了映入眼簾的關東煮、御飯糰、微波便當外,還有「包子」這個選項嗎?
「在過去八年間,全臺灣5千家統一超商,已經有超過一半的店家將蒸包機下架。」全臺最大冷凍包子廠、2016年營收超過7億元的奇美食品總經理宋宗龍說。
宋宗龍是奇美食品的第三代接班人,他的父親宋光夫是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外甥。宋光夫當年接手虧損的奇美食品,開發出鮮肉包、大燒包等冷凍包子並打進統一超商通路。爲了賣奇美包子,蒸包箱成了超商家家必備的設備,它也因此崛起成爲臺灣最大冷凍包子廠,而且有75%的營收來自超商通路。
過去8年,宋宗龍把心力花在外銷上,發展出刈包皮產品打進迪士尼樂園通路與環球影城通路,成爲米奇與Hello Kitty造型刈包的主要麪皮供應商,將外銷營收佔比從1成拉高到3成,但這些努力,卻敵不過臺灣本土市場的改變。
「年輕人口味西方化,越來越不愛吃包子,讓包子消費族羣明顯老化。」宋宗龍說。這讓他難以帶領團隊做出超越父親時代的經營規模,因此最後他決定挑戰「從冷包子改賣熱麪包。」
宋宗龍今年4月,在臺南奇美幸福觀光工廠內開起麪包店,6月在臺灣美食展上,也在自家攤位上大秀年輪蛋糕、吐司、鳳梨酥等產品。從冷凍包子,改做烘焙麪包,都是「玩麪糰」,這很難嗎?
靠着把熱烘焙糕點變成冷凍商品,崛起成爲全臺最大綠豆冰糕廠的超品負責人王柏翔指出,冷凍包子保存與銷售期都相對較長,品項較單純,蒸包子也沒有技術,熟了後吃起來都差不多,打的是通路戰;但熱麪包可不同,烤箱的火候決定每一批產品品質,是會不會有客人埋單的關鍵,而且銷售期頂多2天到3天,是第一線的消費者肉搏戰,兩者的管銷成本與專業是天差地別。
尤其過去掌握通路優勢的統一超商、握有臺灣最大冷凍麪糰廠優勢的南僑等指標業者都挑戰過開面包店,但都失敗收場,到底這位冷凍包子大王賣熱麪包,要如何跨越這個「麪包魔咒」?
「我也知道這是紅海,但不闖,奇美很難永續經營。」宋宗龍說。
宋宗龍發現統一超商過去切入現烤麪包市場失敗,在於沒能掌握好因爲麪包保存期限短,水分一旦流失就會變成乾澀難吃,加上定價過高而曲高和寡。初入烘焙業的奇美食品團隊,只有過去幫奇美集團做鳳梨酥的經驗,毫無烘焙經驗的他,爲奇美食品選擇進入新戰場的秘密武器,就是毫不起眼的「吐司」。
沿用舊優勢採冷凍配送架構做網購
原因在於,製作看似簡單的吐司是目前現烘麪包中,冷藏後可保存2周到3周,而且只要烤箱稍微加熱後,就能還原口感的產品。
愛吃吐司的宋宗龍,吃過由日本麪包大師小倉孝樹做的吐司後念念不忘,在供應商居中牽線下,找上這位日本大師談技術轉移,把堅持天然配方、不添加安定劑的吐司做法搬來臺灣。
不過後續配方移植到臺灣,卻發生水土不服的狀況,長達1年多的時間,宋宗龍帶隊到日本調整配方與找原料,來回多達十多趟。最後才選定用比臺灣貴3倍、由傳統石臼磨出的日本進口小麥粉當原料完成配方,並同時引進單價比臺製烤箱貴6倍的蒸氣式旋風烤爐,利用這兩款快速增溫且受熱平均的烤箱特性,創造皮薄到無法切邊,但咬起來卻會有清爽「卡茲」聲的白吐司。並在今年4月於奇美觀光工廠開出首家麪包店。
然後他採取預購、網購的電商銷售模式,避免烤好的吐司等不到消費者,口味變差。而且冷藏後再烤過就能回覆風味的特性,讓奇美的冷凍配送優勢發揮效益,可以透過少數的分區據點,將冷藏保鮮的吐司直接宅配給客人。這也就不需要如同南僑一樣想盡辦法廣開門市,最後有沉重的店租、人事成本負擔。奇美由臺南烘焙工廠單一產線效率極大化,降低投入新行業的投資風險。
雖然單就營收規模,目前烘焙產品對奇美食品的貢獻仍相當有限,能否幫這家46歲老廠的「冷包子衰退危機」止血,還有很大的挑戰。目前宋宗龍投入做麪包的模式採取一個可大可小的彈性經營,這也是他能否超越父親成績的最大賭注。
【更多報導 】
oBike佔用機車格惹民怨》2大原因,看中國超夯「共享單車」在臺灣爲何會失敗?
沒車沒房沒真愛?開BMW、住信義區豪宅...不用等7月,愛錢女鬼全涌過來!
只差一天離職,竟損失65萬!年金改革後,千萬別忽略這項「魔鬼條款」
報名旅行團、自助團...臺灣人拚命「出國」,竟以爲這就是「國際觀」
「下午5點2分,我中風了!」最擅長看中風的醫師親身經歷告白
※更多報導,詳見《商業週刊》1458期。※本文由商業週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