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圓桌:新汽車時代 這纔是汽車設計該有的樣子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6月11日報道 6月10日,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合肥開幕。爲期三天的論壇將有超過40場演講、17場議題討論,預計超過150位中國汽車產業先鋒思想碰撞,共話新汽車時代

在本站工業設計前沿Studio主理武嶽主持下,一汽紅旗造型高級主任設計師丁楊峰集度汽車Head of Design Frank Wu,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邵景峰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長安汽車歐洲設計中心董事長、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陳政合衆汽車副總裁兼設計中心總經理常冰軒轅評委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立志等嘉賓圍繞“新汽車造型設計如何能本質突破主題參與圓桌討論。

以下是圓桌論壇內容實錄。

武嶽(本站工業設計前沿Studio主理人):剛剛的演講我認爲是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峰會精彩的一段,我個人非常榮幸來到第十三屆中國汽車藍皮書峰會論壇,當2020年的疫情都沒有攔住我們的腳步,有幸再次成爲這一次的汽車論壇主持人,我們這一次的主題叫做“新汽車造型設計如何能本質突破”。

今年論壇的大主題叫做“先手”,在來合肥的路上我也在持續關注本次論節,想必大家都知道,本屆汽車論壇讓我們看到汽車行業持續發展來到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階段,想在汽車變局中擁有領先的思維,就要先手的佈局,我個人認爲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工業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車未來五到十年的黃金時期,汽車設計也邁進了新的紀元,無疑對汽車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對汽車造型提出了本質性的挑戰。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懷揣着對未來汽車的美好期待,我們一起進行討論。

今天現場的幾位都是我的好朋友,一兩個月都要見一次面,剛剛說到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接下來的問題就要牽涉到如何爲時尚環保、經濟高效的新能源汽車注入情感化的設計?

邵景峰(上汽集團技術中心副總設計師兼全球設計總監):武嶽老師剛纔把話都講的差不多了,我補一補就可以了。新能源話題比較火,做了這麼多年汽車設計,如果不做新能源,不弄幾臺車,確實在圈子裡沒法混。做了這麼久,發現新能源汽車是極度的內卷,大家都長一個模樣,不要說摘標了,放上標,大家都分不清。所有設計團隊也要不斷地思考,在未來如何破這個局,解決極度內卷化的問題。

情感化是很好的武器,人有七情六慾,現在電動車裡面只用了一欲,清心寡淡一點,匹配新能源節能環保一點,那爲什麼新能源就不能激情澎湃一點?不能與現在的人羣貼合更豐富一點呢?其實設計師還沒有把所有手段用完,真正的大內卷還沒有到來。我覺得情感可以把我們認爲和車作品相關的,都在新能源汽車上使用,而且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成爲汽車的動力形式,大家並不認爲新能源汽車一定要做額外的造型,這個時候就有很多機會可以發揮,我認爲汽車設計的春天還沒有到來。這是我的觀點

武嶽:我有一點想法,過去十年,汽車設計的趨勢、關鍵詞有很多,最代表作的大屏、貫穿式尾燈,其實誕生了一些作品比較同質化。我接下來的問題想問一下政總,如何在當代工業束縛下,讓設計自由馳騁?

陳政(長安汽車歐洲設計中心董事長、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總經理):甩不掉的,我剛剛演講中提到了如何甩掉傳統的束縛,或者是說在原有的基礎上,造型極度內卷狀態下做創新,本質上還是回到你自己的品牌訴求,因爲差異化的競爭不是設計的訴求,它是每個品牌要活下去,就一定要和別人一樣。如果一樣了,只能降成本。設計要把這個品牌本質的訴求體現出來,用有形的手法。這一直是設計師從做設計師開始,安身立命,以及天然所帶有的責任,就是要增加非常多的原創方式

在不同的時代,我覺得它有不同的品牌內核,通過這個內核,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趨勢表現。在未來,剛剛景峰說冷靜,我覺得科技的語言有非常多的方式體現,可以張揚,可以犀利,可以溫吞,也可以冷靜。其實換一條賽道,每個人都可能具備去佔那個先手的機會。其實很興奮的,傳統的燃油車的形態已經被固定了,可是在新能源車這個新賽道上,我認爲完全有機會,本質上可以回到我們用設計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

武嶽:我在開場的時候說到智能汽車現在在引領我們的一部分設計潮流,智能汽車不僅考慮驅動方式、功能、舒適、安全性,在體驗經濟時代,注重人的感受和體驗更好的一款產品。智能汽車內飾作用會突出,接下來的問題我會拋給Frank Wu,他作爲一名美籍華人,他有非常多的經驗,在車聯萬物時代,怎樣站在用戶角度做汽車設計,包括外飾和內飾設計?

Frank Wu(集度汽車Head of Design):今天很榮幸,和各位設計老師同臺,我的壓力很大。傳統的汽車設計更符合硬件設計,有很多的按鈕,有很多成本去開發,去展示一樣的功能。現在是硬件和軟件聯合在一起,我覺得未來我們會看到一個軟件走到智能化設計,從我的角度來講,特別是內飾,其實外飾也(一樣),未來AI時代,有了智能化的技術去支撐,設計師可以打開一個很大的空間,從一個不同的思路,落地外觀和體驗的設計效果。

聽了剛剛邵總陳總說的觀點,我真的學習了很多,他們說了未來的設計方向到底會是什麼樣的。我認爲不同的設計師有不同的風格,有的風格有他自己的調性,有的風格想突破自己,而最終還是客戶體驗。

武嶽:Frank Wu的觀點我非常認同,我個人非常希望你有一些作品推出,呈現給我們。在我們日常乘坐的空間裡,無論是上下班,還是休閒娛樂,車內的空間佈置比較重要,在無人駕駛的狀況下,如果出現危險,座椅已經旋轉到向後的狀態,怎麼快速調整過來,這是未來新出行要解決的乘客安全性的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是未來座椅佈局可能會產生變化的地方。

Frank Wu:我補充一下,陳總剛纔的說法我非常贊同,現在設計師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就是佈局,有人機、工程、法規要求。如果不是設計內行的觀衆,他會覺得很多設計很相近,爲什麼不能做的更突破?其實我們很多時候看到更新的東西用概念車去展示,是因爲它不用符合很多人的要求。講到智能座艙,各位都會想不同的辦法,在現在現實框架裡怎麼去突破未來的座艙設計體驗,很多設計師都想過,可是最終怎麼用技術去推動這些東西落地到量產的產品上,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

武嶽:聊了兩個比較專業化的問題後,接下來的問題想問一下丁楊峰先生,剛纔邵總說了,中國設計師的春天還沒到,那麼您認爲汽車設計做到什麼狀況纔是到頭了?

丁楊峰(一汽紅旗造型高級主任設計師):做到什麼時候才能到頭了,我認爲可以一直做下去,只要我們還有出行需求,我覺得我們未來的需求還有很多的變化,還可以做的更精彩。你這個問題好像在反問我們,我們現在內卷太厲害了,是不是沒有再往下面做的空間了?我們今天的論壇環節,包括剛纔幾位老總演講的內容,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未來的設計會更加蓬勃地往前發展,在多個維度發展,適應每一個人未來不同的需求。

武嶽:幾位設計師都做了精彩的解答。接下來的問題拋給傅教授,您作爲汽車界的學者,也是一名知名汽車設計師,每一個品牌都是來自於汽車設計師的靈感,您認爲這句話有沒有道理?

傅立志(軒轅獎評委、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教授):我要驗明正身一下,我整整在企業界服務了三十年,做全職教育工作者才八年而已,我是根深蒂固的從企業的觀點來幹事情。近些年來,有人評價我倚老賣老,有的時候已經站着說話腰不疼了。

我有一個觀點,我要保證我的學生至少有三十年的職業生涯,所以這就讓我改變了對很多事情的看法。

回到你剛剛的問題,說一個品牌或者是一系列的產品,設計總監是不是影響了它的品類、情感?我的回答,希望一定是,有相當多成功的公司是,也有幾個很知名的公司不是。過去我們講造型設計,今天不太願意說,好像說造型設計比較Low,其實隨着時代的進步,或者稍微講廣一點,叫做工業設計,再廣一點是所謂的泛設計,泛設計就牽涉到了戰略。工業設計不太好說。造型設計是戰術。我說希望是,有相當多的公司,負責造型這一塊的負責人,他確實是,不只是在戰術上,而且在戰略上,整個公司在這一塊確實是給他一票否決權,這種公司今天還有很多,不勝枚舉。國內偏向這一塊比較多,都已經被大家提爛了,我都不想講了。

在國外最有名的,今天大家公認的那兩個神的公司,他們確實是領導一言堂,姓喬和姓馬的一言堂,原因是他們有明確不同的戰略,所以他們的設計總監就來執行獨特有高明的戰術。

在國內,很多時候戰略不明,設計總監爲了防止內卷,剛纔邵總也提到,好像永無止境的在差異化和同質化之間輪着轉,其實這是停留在戰術的級別上。當沒有一個明確的能夠讓你破局的戰術指導思想,可能你就在這裡面重復。

武嶽:我想補充一點,一個企業,一個品牌的設計總監,他的審美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中國汽車品牌更多的新的產品是在和用戶進行共創的設計,他們會把用戶的意見做吸收,把精華投入到設計中。而且我覺得可能有一百個不成熟的意見,但是其中至少有那麼一兩個可取的意見,這個意見用到未來的產品裡,它可以代表非常強的用戶的直觀感受,我覺得這一點是中國汽車設計圈現在做的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傅立志:用戶不是專業的研究未來的人,我深刻地體驗過,我在服務企業期間,我們做了非常嚴格的長期追蹤,當初拿了一些效果圖,還有模型給人家選,有一些當時的支持者,後來過了兩三年,東西出來了,再去追蹤他們,人家沒買。怎麼回事呢,他說當是我是喜歡的,但是你沒拿寶馬的給我看,如果你們把第二年的寶馬車型拿給我們看,我就不會選你給的。所以有時候是我們自己一廂情願。所以有的時候你沒有戰略,只是戰術,對公司來說並沒有意義,所謂的品類還是在這裡面的延伸。

武嶽:記下來的問題問常總,中國汽車開發週期很短,三年到五年之間,很多網友好奇汽車設計師如何在五年前預測這個顏色是流行的,這個造型是流行的,甚至是內飾的材質流行,您能解答一下嗎?

常冰(合衆汽車副總裁兼設計中心總經理):這是計劃外的問題,很有挑戰性。汽車設計師這個職業,從你對設計感興趣,到你第一次接觸設計教育,整個套路和規則,給你灌輸的東西,就是要做一些超前思考的東西,設計師一直在做未來的東西,這是這個職業的特點所決定的。我們畫的每一張圖,我們做的每一個思考,我們思考的每一個產品定義,都是瞄準未來的產品,這是從正面角度講,我們做這個事情本身就是超前的,我們所有的資源,我們的模式,人的思維方式,都適應了超前好幾年去做產品的模式。

這個聽起來有點虛,我們反倒可以從比較實的角度講,每一個人作爲商品買到的車就是四五年前做的,這個時長已經給我們預留好了。現在在座的每一個人,或者現在正在做汽車設計師的朋友們,我們都佔了時間差的便宜,我們的前人已經把時間差給我們做出來了,所以我即使現在馬上就做,做出來的東西,也一定是你以後才能看得到的。而現在用戶可以買到、感受到的東西,也一定是我數年前就已經做好的。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比如我們做白酒,這個白酒埋五年,你建廠的時候,前五年沒法賣酒,但是你只要賣出了第一年的酒,第二年就可以賣酒了。

關於什麼才能是汽車設計師的春天,這個問題我挺感興趣的,我認爲汽車設計師的春天有這麼一個標誌,就是我們的自主品牌裡出現了幾個小而美的特殊品牌,而不是現在只有大品牌,大品牌壓力太大了,認爲月銷低於2萬臺就失敗了,這樣的話就不會定製化。如果未來大家對汽車的需求,可以滿足小批量也能盈利的話,就會出現很多小衆的更加有個性化的車型設計,我認爲這是汽車設計師春天的一個徵兆,謝謝!

武嶽:今天一整天下來,咱們的論壇時間已經有點拖堂,而且各位設計總監還要趕往明天的評審會,所以我們接下來回答一下最後一個問題,靈魂發問,汽車設計師職業的意義是什麼?用一句話來概括。

傅立志:一定要用一句話,想盡辦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常冰:提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如果完全從用戶角度思考,聽用戶的,用戶並不一定會買賬,設計師職業的意義是替用戶發現他的內心需求。

丁楊峰:設計美好。

Frank Wu:我覺得汽車設計師的職業意義在改變,以前更傳統的出發點,那時候是把一輛車做的漂亮,符合那時候的客戶的需求。今天變成了,剛剛提到未來的科技技術,包括消費者的需求,90後、00後的年輕消費者對未來的產品,特別是汽車,他們需求是和原來不一樣了。所以我的想法和丁總說的一樣,現在設計師的意義是怎麼打造美好的產品。

陳政:一句話,有點難。迴歸到本質,每個設計師,要用創新和改變去創造價值,不限手法,不限領域,不限工具,只要能創造價值。

邵景峰:做了這麼多年設計,越往後設計,感悟越來越深,影響汽車設計的浮躁因素越來越多,建議大家尋找汽車設計的陣地,去德國高速去飆飆車,不限車速,當你開到200公里、300公里的時候,你的人生觀會發生改變,汽車設計觀也會發生改變。

所以我建議在這個浮躁的狀況下,解決汽車的速度問題和移動問題,這裡面有很多聽起來很有道理的解決提案的問題。但同樣和生命相關的速度問題,近幾年來好像被忽略了或者選擇性忽略了,我覺得作爲汽車職業設計師,要把它提到使命上來。

武嶽:作爲今天的主持人,很高興和大家探討中國汽車設計未來的本質突破問題,如今電動化主導大勢所趨,作爲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大國,電動化和智能化同頻共振,我們已經成爲汽車產業創新的主戰場。因此從情感化、年輕化、情感化以及新材料運用、智能座艙和用戶體驗、掙脫束縛上,我們要先手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