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近期美國公債殖利率轉而下行的原因
首先,就政策面來觀察,與1月拜登(J. Biden)就任總統後,民主黨與共和黨國會議員齊心通過川普政府不願執行的1.9兆美元財政刺激方案不同,當前兩黨議員對市場企盼的3.2兆美元紓困法案各有顧慮(如不同意若干法案內容、擔心引發債務危機),迄今難有共識,恐怕是影響殖利率走勢的一大因素。雖然去年3月疫情大爆發以來,美國已二度延長因應新冠疫情的失業救濟給付至今年9月,但法案卡關卻讓第三度延長失業救濟補助的希望渺茫,金融市場不由得懷疑在9月失業救濟終止後,美國經濟能否維持當前的熱度。
其次,就經濟表現而言,在解封初期的經濟快速擴張過後,美國閒置產能與失業人口已較先前爲低,經濟維持快速擴張的空間減少,預料第三季經濟表現將開始降溫。雖然美國工業產能利用率自去年疫情爆發時的低點反彈,來到今年6月的75.4%,與2019年全年平均約77%的水準相去不遠,失業率也從去年4月14.8%的歷史高點,下滑來到今年6月的5.9%,甚至還略低於前次景氣擴張期(2009/6~2020/2)平均的6.3%。不過,7月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美國在2021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達7.0%之後,2022年將大幅放緩至4.9%,該年第四季年增率甚至降到2.8%,而聯準會最新的預測亦有相似結論,均指向美國經濟在解封初期的噴發式成長結束後,成長速率終將回歸長期成長均速。同時,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樂觀看法也有所消退,且認爲先前因斷鏈致供應不足,無法滿足激增需求所帶來的通膨現象,在未來應會慢慢緩解。美國銀行大型基金經理人調查顯示,預期未來經濟將加速成長的比率從3月高點的91%下滑至7月的47%,預期未來通膨率將上揚的比率也從3月的89%下滑至7月的22%。於是,今年第一季時,市場上減持公債並增持股票的擁擠交易情形不再,投資人又重新回頭擁抱公債,更令長天期公債殖利率從近兩年來的相對高點,轉而下滑。
第三,在疫情方面,印度、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等主要新興國家(中國除外)的疫情仍然處在高原期,迫使各國再度祭出嚴厲的管制措施,連帶使尚未恢復的經濟又受重創。因此,在疫苗供應真正到位之前,多數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都還是處在疫情壓抑的負面效應之中,境外資金仍將尋求相對安全的避風港,而美國公債依舊是目前全球金融市場熱錢首選的停泊地。
至於疫苗接種起步較早的歐美國家,在經濟逐漸解封后,也迎來了第四波疫情爆發。儘管疫情嚴峻程度不若去年,但因病毒變異迅速,現有疫苗能否發揮預想效力,並大幅消減疫情,還有待觀察。以疫苗覆蓋率高近七成、理應較具有羣體免疫效力的荷蘭爲例,在6月底解除管制後,每日新增感染人數隨即來到1萬人的高峰,迫使當局再度祭出管制。無獨有偶,美國疫苗接種進度較佳的加州,在7月初解除所有經濟管制措施後,新增確診人數旋即突破萬人大關,爲今年2月以來的新高,這意味着現有的疫苗仍難完全終結疫情蔓延。此外,從新增確診的年齡層來看,絕大多數染疫者並未接種疫苗,且這些染疫者多半爲年輕族羣,其中又以在學學生居多。在目前尚無適用於兒童的疫苗問世之前,各國若想完全消弭新冠疫情,只怕爲時尚早。也就是說,疫情大流行對經濟的壓抑效果不會在短期內消除。
整體來看,自去年底疫苗問世以來,金融市場對美國及全球經濟的樂觀預期,使美國公債殖利率在今年第一季呈現明顯走升。但隨着經濟擴張速度略見遲疑,各項疫情變數相繼浮現,全球經濟要全面恢復大流行前的樣貌,恐怕需要更長的時間。即便是景氣復甦起步較早的美國,當前經濟表現距離舊貌已相去不遠,惟在後續激勵政策面臨不小的政治雜音,與疫情的逆風因素吹拂下,金融市場也不由得調降了未來對美國經濟的展望。在投資人重新校正先前對未來景氣「過度樂觀」看法下,資金的避險性需求自然相應增強。不過,就長期的角度來看,疫苗施打與藥物研發依舊持續進行並取得進展,各國商業活動也逐漸與疫情取得共存的平衡點,經濟恢復原貌的腳步並沒有停下,是以當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應屬於適度的修正,而未來走勢則端視美國景氣表現,以及聯準會如何解讀經濟數據與調整其貨幣政策的鬆緊程度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