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討厭民進黨火苗復燃

中國時報社論

英文總統自第二任期以來,重大決策顯得專斷,並以大內宣取代社會溝通,發生爭議則退居第二線,讓院與黨在第一線處理。這絕非尊重憲政分權,也不是無爲而治,因爲重大爭議事件的決策脈絡,包括開放萊豬與中天新聞臺撤照,背後都有府方鑿痕。可以論斷,蔡之神隱,並非不管事,而是在背後操盤,自己當好人,壞人蘇貞昌擔,希望維繫大選蜜月期和防疫得當所帶來的高施政滿意度

但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畢竟總統任免閣揆無需立法院同意,內閣只向總統負責,完全掌權完全負責,將過錯推給蘇貞昌甚至在野黨人民不會接受。尤其臺灣內外交困,領導人絕不能只想着沽名釣譽、愛護羽毛、不沾鍋,當前面對的世代對立、經濟結構調整、勞健保破產迫在眉睫、臺海安全威脅等議題,都需要總統大破大立,纔可能帶來突破。蔡低估了臺灣當前的窘境,無意改革,只希望安全下莊,留個好歷史定位的做法,更可能將臺灣帶入深淵

蔡英文難以安全下莊

事實上,根據TVBS最新民調,顯示蔡總統左閃右躲、推卸責任的做法正在失去民心,從萊豬案到中天案,證明蔡不可能無風無雨安全下莊。從施政滿意度來看,蔡在短短半年期間,滿意度與不滿意度的間距就從25%一路滑落到只剩2%。曾經在2019年扮演蔡民調飆升火車頭的蘇內閣,已成爲小英民意下滑的原因之一,目前施政滿意度只有38%,低於不滿意度的44%,出現蔡政府選後首見的黃金交叉

很明顯,即使由蘇貞昌來承擔政治炮火,蔡英文也不可能全身而退。蘇貞昌的民粹治理模式,固然可以在特定的社會脈絡與選舉時爲民進黨帶來利多,但在選後人心趨於穩定之時,卻帶來利空,受人厭惡。

此外,民進黨選後迫不及待出現的派系分贓與內鬥,同樣讓社會深惡痛絕,包括非專業人才大量擔當專業部門首長,外行領導內行、政治高於專業,從結構上動搖國家70年累積的治理根基。從日前秋鬥反映的民氣來看,「討厭民進黨」的社會氛圍正在形成,如同2017至2018年般。

不過,要重演2018年「韓流」般的政治海嘯,除了天時,還需要地利與人和的協同,並非風起就能火燒連環船。所謂的地利與人和,最關鍵部分仍在最大在野勢力——國民黨身上。因此對藍營來說,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便在於從過去國、民兩黨的成功與失敗之處,重新找出新的勝利方程式

國民黨需要路線磨合

直觀來說,2018選舉的大勝,並非國民黨大勝,而是韓國瑜捲起的「討厭民進黨」大勝,當綠營全力反攻,藍營卻受郭臺銘因素干擾趨於分裂,韓國瑜聲勢弱化,國民黨也就欲振乏力,形成2020大選的敗局。類似情形也發生在馬英九身上,馬如日中天、國民黨跟着水漲船高,馬日薄西山,藍營就一瀉千里。從馬、韓兩個案例,明顯可以看出國民黨太仰賴政治明星勝選模式,當政治明星垮,國民黨就跟着垮;反觀民進黨,蔡英文貴爲共主,蔡一旦垮,蘇卻能進場救援,救綠營於危亡之間。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後扁時代的蔡英文身上。打個人戰不打集體戰,正是國民黨民主化後成敗的癥結

進一步來說,國民黨原以組織力量見長,臺灣民主化後太過仰賴政治明星光環贏得選舉,但取得政權後,戰功彪炳的政治明星輕視組織,也不願與他人分享權力,不但組織漸漸崩解,更糟的是,內鬥文化成爲黨的基因。

具體來說,當前國民黨韓國瑜代表庶民路線,與馬英九代表的菁英路線,兩條路線的磨合是國民黨能否善盡監督制衡功能,並進而在2022、2024兩場選戰勝選的關鍵問題。只有庶民路線,或只有菁英路線,國民黨都不可能重返執政,也無法爲臺灣找到出路。

國民黨需要先從內部融合做起,解決過去黨內紛爭的路線歧異,進而在不斷監督制衡民進黨的道路上,一點一滴獲取人民的信心與支持,並與社會結合,提出接地氣而不是「高大上」的政策方針。藍營有了內政底氣,但仍要提出一套大陸、美國與臺灣年輕選民都能接受的美中臺關係新論述,纔有機會重返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