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岸田國家安全的兩手策略
旺報社評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赴美國是訪問,聚焦強化美日安全合作,並舉行歷史性的美日菲峰會。岸田行前表示,美日菲合作對維護基於法治的自由開放國際秩序非常重要。爲因應中國在南海的作爲,日本與美、菲將達成包括部隊互通性及聯合巡航等在內的協定,擴大自衛隊與美菲軍隊的共同演訓及向菲律賓提供防衛裝備。
赴美訪問 深化美日同盟
岸田認爲,世界正處於歷史轉捩點,日本須徹底強化防衛力。日本將藉着深化與美國的同盟關係,展現在西太平洋軍事力量的存在,除參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亦尋求與「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就高超音速武器、反潛作戰能力及人工智慧等電子戰關鍵技術運用進行合作。AUKUS防長會議8日發表聯合聲明,宣佈日本晉身AUKUS夥伴國。
「美日同盟」的深化,將深刻改變二戰後東亞安全秩序架構,從美日同盟爲基軸的多重雙邊,走向類「北約」(NATO)的「迷你多邊」(minilateral)集體安全,印太版的NATO儼然成形,其中的假想敵隱約可見是中國大陸及北韓。美日軍事合作深化雖可能刺激中國與北韓,導致區域緊張升高,但拜登政府確保美、中競爭中,維持優勢的戰略意圖毫不動搖。
美、日近期聯合澳洲、菲律賓在南海軍演,劍指中國。岸田擴大安全合作網,因應中國對日本構成的戰略壓力。日本考量到美國軍力相對下降,多國聯合訓練持續增加,日本自衛隊2023年共參與56次多國聯合訓練,其中側重與澳洲及韓國的多國演訓,未來菲律賓更將參與其中,美、日、澳有意展現團結菲律賓的決心。
岸田訪美進行《美日安保條約》自1960年簽署以來最大幅度升級,結構性變革美日同盟及日本的防衛體制,突破菲律賓以北的「遠東」地理範圍,擴及印太全域,成爲美國的「全球夥伴」。日本呼應美國的「自由開放的印太」(FOIP)戰略,參與印太地區的海洋安全,意圖遏制中國在南海的行動。菲律賓駐美大使羅慕德斯透露,日、菲正討論在菲國部署自衛隊。然而,此議逾越日本海外派兵的原則,極具爭議性,恐招致堅守「和平憲法」的執政聯盟公明黨強力杯葛,成局機會不大。日、菲將簽署《相互准入協定》(RAA),自衛隊可爲聯合巡航或演訓暫駐菲律賓,而非類似美國使用基地常態駐軍。
美日同盟升級將促動美日再度修訂《防衛合作指針》,美日同盟下的美軍及自衛隊的分工,在1978年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規範下,雖歷經1997年及2015年兩度修訂,釐清從「平時」到「灰色地帶」的分工,但美軍與自衛隊在「有事」時如何共同行動,較前兩次修訂更爲棘手。日本將推動修法,以期在2025年3月前設立統一指揮海陸空自衛隊的「統合作戰司令部」,美國着手強化駐日美軍的司令部功能,以提升美日之間互通互聯、一致行動的「指揮統制」,落實駐日美軍與自衛隊一體化。
出席峰會 回防日中關係
在新美日同盟下,美國視日本爲「責任承擔者」,位居印太戰略的核心,無疑提高日本在臺海或南海捲入戰爭或衝突的風險,恐淪爲美國對中衝突的代理人,但自衛隊在法律上不是軍隊,缺乏相關的戰時動員機制,此對執政的自民黨而言,是艱鉅的政治工程,面對的不僅是「憲法第九條」的難題,日本國民對昭和前期的歷史記憶更是政治上難以跨越的鴻溝。
美日同盟的調整着眼於臺海、南海的緊張情勢,但美日菲有意淡化針對性,菲律賓代理副外長斯里班聲明峰會不針對任何國家,希望降低中國可能的反制。面對美國團結盟友擴大「對中包圍網」,大陸外交部重申,任何國家開展合作皆應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反對拼湊排他性的小圈子,反對在域內搞陣營對抗。中國在戰略上無意與美國衝突,亦不願印太國家陷入軍備競賽,而是尋求與美國之間的「權力平衡」,藉此使中美競爭走在「護欄」之內。北京雖對「美日同盟」的強化保持警戒,但「中日韓峰會」仍可望5月下旬在首爾登場。
岸田訪美后,將出席「中日韓峰會」回防日中關係,意味不論中國是「威脅」亦或是「挑戰」,日本皆須在不斷的戰略摩擦中與之「交往」,無法端賴對美一邊倒的戰略性外交。藉「對中包圍網」脫鉤中國不會使日本更安全,「擴大結盟」及「與中對話」爲東昇西降大勢下,岸田維繫日本安全的兩大支柱,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