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非紅供應鏈紅利消失風險

旺報社評

「習拜會」後美中關係出現微妙變化,若干領域仍激烈競爭,但雙方都有控制競爭、謀求合作的意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稱呼拜登「老朋友」,展現他不將美國視爲敵人的誠意;拜登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也說「美中關係是競爭而非衝突」。川普時代營造的美中激烈對抗與衝突很有機會舒緩下來。這個改變將對全球經貿情勢帶來變化,全球供應鏈的分合大勢可能再掀波瀾。

全球供應鏈 分合掀波

川普爲抑制大陸崛起,極力推動全球供應鏈去中化,企圖建立「非紅供應鏈」。除要求高科技產品不得有含中成分、禁止含美技術的半導體商品輸陸外,亦鼓吹在陸美商及臺商撤出中國,向外建立備援生產基地,以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並將製造生產重心拉回美國。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國家明顯受惠,一是被視爲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越南,另一個就是逐漸傾美的臺灣。

根據越南工貿部統計,2020年越南整體出口受疫情影響,成長僅7%,但對美出口成長高達25.7%,佔比近3成。美國不僅是越南的最大出口市場,也是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國,這個變化始於中美貿易戰開打後。同樣地,財政部統計亦指出,最近兩年臺灣對美出口比重持續攀升,2019年14.1%,2020年再走高至14.6%,創近15年新高。相比之下,中美貿易戰開打前的2017年,僅有11.7%。

顯然,過去數年中美之間的對抗,讓許多原本屬於大陸廠商的單子,間接轉手至越南及臺灣,形成所謂的轉單效應,並帶動兩地的出口與經濟成長。這固然是好事,但值得留意的是,若美中關係果真解凍,從對抗轉化爲競爭與合作,那麼以美國爲主導的非紅供應鏈體系是否還有存在必要?或是會產生根本性的質變?而這是否會讓本來受益的國家轉而受害?

美國之音一篇報導指出,中美關係解凍,全球供應鏈將有機會加速恢復,但部分東南亞國家,如越南、印尼及菲律賓等國可能因而利益受損。如果供應鏈移轉趨緩,之前這些國家獲得的轉單效應可能因此消失,外人直接投資也會跟着減弱。在這篇報導中,部分專家認爲,由於臺灣在供應鏈中的地位無可取代(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受到的衝擊應不會太大。不過,這個看法可能過於樂觀。

臺企風險增 竄至首位

原因不難理解,一旦中美開始溝通對話,甚至在經貿談判上更往前一步,比如調降關稅或解除部分貿易限制,都可能促使雙方重新思考彼此在供應鏈上的合作模式。在此一前提下,原本奠基於非紅供應鏈上的紅利,自然也會隨之消失。尤其對作爲關鍵零組件主要供應商的臺廠來說,想要維持既有優勢,勢必得再重新切入新的供應鏈。一來一往之間,隨着交易成本的大幅拉高,企業競爭力無疑也會受到極大影響。

更不用說,這波新冠疫情爆發更凸顯大陸供應鏈的重要性。面對疫後全球供應鏈可能的變動與重組,臺灣是否還能保有現今舉足輕重的地位,顯然猶未可知。

10月底,KPMG發佈的《2021臺灣CEO前瞻大調查》清楚指出,未來影響臺灣企業的五大風險中,供應鏈風險從去年第3名竄升至首位,成爲CEO最看重的風險,比重高達28%。如果接下來中美關係出現轉圜,臺灣面臨的供應鏈風險恐怕還會再疊加上去,企業營運勢必更加艱難。

過去我們一再呼籲,在國際經貿的交流與合作上,臺灣不應該、也沒有本錢選邊站,一味地親美反中。因爲國際情勢瞬息萬變,前一刻是敵人,下一秒可能就變成朋友。一旦政府過於短視近利、誤判形勢,甚至引導企業及民衆做出錯誤決策,到頭來賠上的,恐怕不只是自身的信譽,而是整個國家的經濟前景。主政者,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