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越南的戰略智慧 臺灣應有啓發

旺報社評

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應習近平邀請,10月30日帶同越共代表團抵北京訪問4天,成爲習近平連任後首位接見的外國領導人,可以看出雙方對彼此關係的重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於今年元旦上路,中方與東協國家都希望早日完成「南海行爲準則」協商,讓北京與東南亞國家的整合將進入新階段。越南在東南亞影響力舉足輕重,因而成爲中美角力與拉攏的對象,越南如何應對大國角力,值得臺灣關注。

南海主權爭議 管控分歧

中共在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與鄰爲善、以鄰爲伴,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政策,東南亞將是中共二十大後「大外交」的起手式。王毅告訴東協特使,中國將視周邊外交爲對外關係首要,東協國家將在優先位置。越南是大陸在東協的最大貿易伙伴,但是中越在南海主權爭議上有矛盾,如果北京能穩住與越南關係,對北京在東南亞區域的影響力,會產生基石的作用。

這次越南訪問團陣容龐大,北京也以最高規格接待,從總書記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到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都分別與越方代表團進行會見和接待,顯見雙方有意建立全面性的戰略合作。

這次訪問,雙方特別突出政黨色彩。阮富仲以越共總書記身分接受習近平總書記的邀請來訪,就是在凸顯越南作爲一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與北京的特殊關係。雙方認爲中越不僅是山水相連的鄰居,更有「同志加兄弟」的革命友誼。雙方強調要堅定不移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走符合本國國情特點的社會主義道路,反對外來勢力的「和平演變」與「顏色革命」。

中越強調穩固社會主義國家政治制度,並非要輸出革命,而是雙方緊密、特殊關係的確認。中國與周邊地區的關係,自古以來就根據血緣、文化等社會關係與地緣、貿易等政經關係的不同,而有親疏遠近的差別對待。北京與其他國家或政治實體的互動將不會侷限於近代西方建立的「西伐利亞國際體系」。在主權觀念外,歷史脈絡、地緣關係、經貿利益甚至敵友界定都會影響北京的交往態度與方式。

越南創造條件 拒一邊倒

北京從社會主義同志出發,反對外部勢力改變本國體制,對越南會有一定的說服力,至於成效多大或許可以在近期可能通過的「南海行爲準則」得到檢驗。而未來越南在東亞生產體系中發展,也會是檢視兩國戰略合作的前景。

東南亞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個軟肋,正在急起直追,而越南正是美國的戰略支點,今年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與助理國務卿雪蔓相繼訪問越南,可知美國拉攏越南的用心。

美國不會缺席近期在東南亞舉行的幾場重大外交大戲,拜登將訪問柬埔寨參加美國與東協峰會以及印尼G20峰會,副總統則參加泰國的APEC峰會,會後將訪問菲律賓。

總體來說,東南亞國家希望美國留在亞洲,成爲平衡中國大陸的力量,但也希望維持與北京密切的政經關係與區域繁榮,不願意選邊,越南也不例外。即便這次越南高層出訪北京,成功強化雙邊戰略合作,但不會一邊倒向中國。

戰略平衡不是左右逢源或等距關係,而是理性的從自身的國家利益出發,利用自身的優勢,細膩地找出最佳的連結與互動方式。越南與美國和中國都有過軍事衝突與歷史糾葛,但是越南不會自陷於歷史仇恨或悲情的迷霧中,而是找出合適的語言與共同的利益遊走大國之間。

臺灣與大陸特殊的歷史與社會關係,本來就不適用近代主權觀念進行互動和交往,何況還有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範。基於臺灣未來發展、兩岸共同利益以及憲政秩序,民進黨應積極創造機會,重啓兩岸交流大門,找回戰略自主。阮富仲與習近平找到「同屬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共同基礎,而能突破戰略分歧。中越可以,兩岸沒有理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