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重新認識九二共識的價值

旺報社評

九二共識30週年臺灣水過無痕,但大陸高調舉辦了多場紀念活動,二十大前夕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了相關座談會,二十大後又舉辦多場專題研討會。兩岸政治互信一去不復返,九二共識淪爲各說各話,但只要大陸堅持一天,臺灣就一天必須面對、處理,除非對決出結果,否則壓力永遠在。

中華民國臺灣 只是一個政府

國民黨主張「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中共雖不接受,但馬政府時代,願意爲兩岸和平發展大局而寬容,民進黨執政後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中共就不再寬容,2019年習近平端出「一中求統的九二共識」,民進黨將其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讓國民黨進退失據。2022選舉期間,九二共識幾乎全隱,即使藍營縣市首長,也沒有人提出在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與大陸交流的政見,紅藍綠三方對九二共識涵義的認知距離更遠。

當此之際,就格外需要回溯與確認,兩岸在1990年代初期達成的政治默契,初衷究竟是什麼?當時儘管高比例臺灣民衆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李登輝政府無意啓動兩岸政治談判,更不希望實現統一,國統會、國統綱領的誕生只是爲應付黨內統派的壓力,1992年海基會的表述提及統一,但主要目標是爭取「互相承認治權」。

但站在北京的角度,意義就不止於此。固然,兩岸因開放民間交流而衍生諸多緊急人道事件,需公權力協商、聯繫、處理,這肯定是當年北京急於與我方協商的理由之一。不過,促統促談向來是中共對臺政策的重點,不排除早在九二共識達成之前,北京的政治目標就是「立下規矩」,確定兩岸同屬一箇中國,至少要阻擋我方兩個中國或承認中華民國的意圖。

套用當下對岸重新拾起的「鬥爭」話語,1992年兩岸就政治定位問題達成的求同存異諒解,其實就是一個「鬥爭」與「合作」的過程。當年兩岸均有意建立制度化協商、解決事務性問題,這是「合作」的一面,雙方在一中政治問題上互不相讓,以至於最後不得不以各自表述收場,則是「鬥爭」的一面。回到今天的兩岸關係,當我們重新面對歷經30年的九二共識,必須要思考,兩岸現在爲何而「鬥爭」?又要如何「合作」?這纔是汲取九二共識歷史經驗、開創臺海和平穩定新局的前提。

臺灣不是國家 國際社會共識

首先看「鬥爭」。蔡英文政府2016上任之初,曾經嘗試以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爲兩岸定位解套,大陸外交部長王毅也以「他們自己的憲法說,大陸與臺灣是一個國家」爲兩岸關係定位,這是紅綠之間政治立場最接近時刻,可惜最終未能形成「新默契」。

演變到今天,蔡政府提出「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大論述,北京則透過軍事、外交硬實力壓制臺灣戰略與國際空間。拜習會上,美方重申不支持臺獨、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正是陸方「畫設紅線」的「鬥爭成果」。

再來看「合作」。蔡政府任內6年,儘管海協—海基兩會、國臺辦—陸委會協商聯繫機制完全中斷,但兩岸在馬政府8年內簽署的既有協議機制下,雙方公部門的低階互動窗口並未關閉,2009年兩岸基於九二共識所簽訂的ECFA,至今仍維持運作。不過,雙方交流僅限於民間、經貿層面,兩岸官方對話交流所面臨的政治阻礙愈來愈大,大陸對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代傳下去」的態度,也與臺灣主流民意期望「維持現狀」的立場,產生扞格,兩岸政治關係將繼續惡化下去。

無論民進黨喜不喜歡,從臺灣的角度: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臺灣不是,中華民國臺灣是政府,不是國家。從美國角度,不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但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的存在,這是美國長期以來一箇中國政策的精髓,也是國際社會的共識。美方支持臺灣民主,但不會違背一中政策,立陶宛「挺臺」,但新設駐臺代表處並無領事功能。民進黨應恍然大悟:九二共識其實是不錯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