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全球銷售前100名藥物,緣何沒有國產創新藥身影
今年以來,港股中的生物醫藥企業股價腰斬一半以上的數量超過10家,背後折射的是對創新藥商業化前景的擔憂。
2015年後是國產創新藥爆發式發展階段,上百款藥物成功獲批上市。藥品從研發到成功上市,是“九死一生”的過程,但成功上市並不意味着可以一勞永逸,商業化能否成功,事關能否獲得合理的研發回報,也關係到企業能否可持續性生存發展下去。
目前只有一款國產創新藥年銷售額已邁過10億美元門檻,在全球銷售前100名藥物,尚未有國產創新藥影子。如何看待這樣骨感現實?
未有國產藥挺進全球銷售前100
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統計,2017年至2023年,中國獲批上市的國產創新藥(按照1類或1.1類或1.4類新藥計算)數量累計達到120款。
在全球生物製藥領域,年度收入超過10億美元的藥物通常被稱爲“重磅炸彈”藥物。
2023年,百濟神州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全球銷售額首次突破十億美元大關,全年銷售額達13億美元,成爲國內首個“十億美元分子”,但撐起百悅澤銷售額的,並非全部來自於國內市場,很大一部分源於海外市場。
按照醫藥魔方統計,2023年全球藥品銷售額排在前100名的,入圍門檻是16.79億美元,最高銷售額可達到250.11億美元。這裡面,無一是中國企業研發的藥物。
2023年,國產藥企中,創新藥全部收入可以突破百億元的,數量寥寥無幾。百濟神州(BGNE.NS、06160.HK、688235.SH)與恆瑞醫藥(600276.SH)是其中的兩家。2023年,百濟神州抗腫瘤類藥物實現營業收入155.04億元;恆瑞醫藥創新藥實現收入106.37億元(含稅,不含對外許可收入)。
作爲一家國產藥企大區銷售經理,張濤在藥品銷售行業摸爬滾打超過15年,他見證了國產創新藥崛起過程。
“2018年被叫做中國腫瘤免疫元年,從這一年開始,開始有國產PD-1獲批上市,正式拉開了國產創新藥銷售序幕。如今,回過頭來看,PD-(L)1已成爲競爭最擁擠的賽道之一,目前已獲批的國產藥物數量已經超過10款,後面還有其他產品在等待獲批。靶點重複競爭,不僅僅侷限在PD-(L)1這類藥物上,還有其他創新藥上。”張濤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每款產品上市後,雖然每家企業都會宣傳它們的差異化優勢,但本質上還是同一類產品,因此,產品實現上市後,要想賣得好,其實並不容易。
近年來,在政策環境友好和社會資本帶動效應下,我國涌現出了不少生物醫藥企業,與此同時,傳統的仿製藥企正在加大研發力度向創新藥企方向轉型,本土醫藥企業的創新能力獲得了較大提升。但是,基於風險以及生存發展考量,有一些企業會選擇模仿創新,比如在靶向CD19的CAR-T細胞療法、針對EGFR或HER2的靶向療法等藥物上,藥企扎堆開發的現象並不少見。
藥品同質化開發,不僅會導致臨牀研究資源浪費,而且也加大了商業化難度。
曾有醫院臨牀藥學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相同治療領域、相同作用機制的藥品進院時存在競爭關係,會影響醫院配備。
業內有觀點認爲,現階段,中國創新藥商業價值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上市次序,或者對產品的“有限創新”。
在張濤看來,創新藥商業化效率不高,除了跟產品同質化競爭外,企業自身的商業化能力也是一大影響因素。
他表示,在國產創新藥興起之前,國內以仿製藥企爲主,但真正具備從研發到生產,再到銷售一體化的企業數量並不多。國產創新藥企興起之後,它們有個特點,就是不少由科學家所創辦,比如在2017年後幾年,醫藥創新成爲投資熱土,科學家開發出一款候選產品或者一個新的概念時,很容易獲得資本青睞,收穫大量融資,臨牀試驗也很好推進。“這些企業其實很缺乏商業化營銷能力的。有很多企業,都是等到產品快到上市階段或者上市後,才組建營銷隊伍。商業化能否成功可能需要碰運氣,如果有幸選擇了營銷能力很強的隊伍,可能商業化表現會相對較好。”
期待支付以及定價改革
不可否認的是,2015年是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分水嶺,當年國家層面啓動的藥政改革,帶動了我國醫藥創新實質性飛躍發展。
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針對創新類藥物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政策,從藥品研發、藥品審批等環節給予優惠和支持,大力鼓勵藥企創新。據IQVIA統計,中國醫藥企業研發管線貢獻率從2013年的4%增長至2023年已經達到28%,中國的醫藥企業研發全球貢獻率已經超越歐洲,僅次於美國。
國產創新藥崛起,進一步促進了國產藥實現進口藥替代,降低了患者用藥負擔。
“比如同靶點藥物,國產藥物質量並不一定比進口藥差,在很多技術平臺上,國產藥反而是在超越,且更有價格優勢。但到臨牀上,如何說服醫生以及患者使用,又是一大挑戰。因爲在一些醫生或者患者眼裡,會刻板認爲國產藥不如進口藥。藥品的商業化,離不開紮實的臨牀研究數據,如何展現藥物更多的臨牀價值,是企業需要探討的。我們也會聯合學科帶頭人一起做科研項目,充分展示國產創新藥的臨牀價值。”張濤說。
有負責創新藥企政府事務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一款自主研發的國產創新藥通過醫保談判大幅降價後,如何打通入院最後一公里,仍會面臨考驗。
目前絕大部分創新藥銷售,主要侷限在國內市場。從已獲批在歐美上市的國產創新藥定價來看,不乏定價高於國內市場價格十倍的。
國內市場中,醫保是藥品市場最大的支付方。爲了滿足患者臨牀需要,推動藥品可及,同時鼓勵新藥創新,國家醫保層面這些年做了大量工作,很多新藥獲批當年即可進入醫保。但新藥進入醫保過程中,價格競爭可謂激烈。行業對於醫保的“靈魂砍價”一直頗有爭議。新藥研發的特點是“九死一生”,大部分項目都會以失敗告終。少數成功的項目,如果不能實現鉅額盈利,就很難補償多數失敗項目的沉沒成本。
中國醫藥創新促進會執行會長宋瑞霖近期在2024年中國醫藥創新政策論壇上表示,我國長期處於全球版圖上的價格窪地,談判價格相較於最低國際參考價的中位價還低約39%,導致作爲全球第二大藥品市場的中國,創新藥在全球醫藥市場佔比僅爲3%,與創新大國的定位顯然不匹配。
“國家醫保基於‘保基本’原則,創新藥要全部靠醫保來支付,並不現實,醫保也無法解決創新藥支付的所有問題,創新藥支付應該走多元支付道路,我們也在期待政策針對這塊,有更多動作出現。”有負責創新藥企政府事務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這樣表示。
今年7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會議指出,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等政策,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覈機制,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要調動各方面科技創新資源,強化新藥創制基礎研究,夯實我國創新藥發展根基。
關於創新藥支付以及定價改革, 目前備受業內期待。
有多位藥企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創新藥企業要發展,不能僅僅侷限在國內競爭,出海仍是一條必經之路。
(應採訪對象要求,張濤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