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而衰的轉折點──30年前國民黨史最慘烈的一天
1990年,中國國民黨在陽明山中山樓召開十三屆臨中全會,林洋港、李煥、俞國華等黨政要員皆出席會議。(蔡明德攝)
2020臺灣總統大選,國民黨再度遭到毀滅性的挫敗,充分顯示國民黨沒有跟上時代的改變與腳步,被選民唾棄乃是再自然不過的結果,並不意外。事實上,三十年前國民黨內公開的流派之爭,已爲今日的失敗預埋伏筆。國民黨若不能痛定思痛,以史爲鑑,徹底進行黨務工作的改革再造,未來肯定還會有更多的打擊失敗在前面等着,國民黨員能不戒慎警惕乎?
公然決裂的權力之爭
這個被臺灣當時媒體形容爲「國民黨史最慘烈的一天」,發生在1990年2月11日,中國國民黨在臺北市陽明山中山樓舉行「第十三屆中央委員臨時全體會議」(簡稱臨中全會),以推舉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結果在這次爲期只有一天的會議中,竟然爆發了黨內「當權派」(主流)與「非當權派」(非主流)之間的激烈鬥爭,導致黨內嚴重權力與路線的分裂,這是國民黨在臺灣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其實,自從1988年元月十三日,蔣經國在沒留任何遺言的情況下,突然病逝後,國民黨內各派系之間已是暗潮洶涌,爭權奪利場面屢見不鮮。最先爲了推舉代理主席,黨內意見已難趨一致。雖然李登輝已依《憲法》規定,宣誓繼任總統大位,但是鑑於他的黨齡短淺(不過十餘年)、對黨的主義思想認識不足、對黨的感情有限以及對黨務工作陌生等諸多因素,許多黨內大老因而對是否應推舉李登輝爲黨的代理主席,多持保留態度。尤其,蔣經國從1986年初,已全力開始推動臺灣從威權體制步向民主開放的工程,更提出國民黨黨務革新、臺灣政治民主與兩岸統一等三大目標,爲自我期許的最大心願。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後半年,陸續完成解除戒嚴,開放黨禁、報禁和允許臺灣人民赴大陸探親。這些措施都代表了臺灣應順勢從威權體制轉型爲民主體制,國民黨更應該從專制獨裁的「一人領導」主席制,轉化爲「集體領導」的分權制。只是非常可惜,當時國民黨的領導階層,都不能深刻體會蔣經國晚年名言「時代在變,潮流在變,我們的做法也必須要改變」的深刻內涵,仍然拘泥在威權體制的桎梏中,不知求新求變,喪失了改革的最佳時機,極爲不智。
除了國民黨高層的不能掌握改革先機外,臺灣各界也多自我設限的寧可繼續停留在威權思維與體制中,不知順勢向黨內民主跨步前進,成爲另外一個重要阻礙革新的因素。筆者記得當時還在國喪期間,蔣經國屍骨未寒之際,時任立法委員的名嘴趙少康率先發難,認爲「外省總統可以兼任國民黨主席,本省總統難道就不可以擔任代理主席了嗎?」再加上時任國民黨副秘書長的宋楚瑜,以黨工身份列席國民黨中常會,擅自逾越不得主動發言的分寸與規定,竟然爲李登輝的順利通過代理主席議案,發揮了臨門一腳推波助瀾的作用。
而在掌握了黨務大權以後的李登輝,又亟圖收回政權與軍權,成爲蔣經國之後真正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實權人物,重蹈強人政治的覆轍。只是李登輝的野心已爲部分國民黨大老看穿,也對他的「臺獨」思想有所疑慮。於是如何藉着「臨中全會」的召開,達到陣前換將、另推人選的目的,就成爲會議的焦點。
所以,當國民黨召開「臨中全會」前夕,臺北政壇已籠罩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詭譎氣氛中,不同派系都在悄悄運作集結中,一場腥風血雨、公然決裂的權力之爭,終於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筆者忝爲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故當天得以全程參加了會議,目睹了主流、非主流之間的攻防,的確是短兵相接,慘不忍睹。主流派的主將宋楚瑜(時任國民黨中央秘書長)黃昆輝(時任國民黨青年工作會主任、李登輝親信)與非主流主將李煥(時任行政院長)、林洋港(時任司法院長)都親上火線,在會議當中要求舉手發言,表達與黨中央截然不同的意見,將黨內的紛爭正式檯面化,戰況的激烈,的確是過去不敢想像與從所未見。
如今回顧當年往事,筆者不勝感慨。雖然雙方的決戰點鎖定在究竟是維持威權體制時的起立鼓掌方式、還是以民主秘密投票方式決定總統候選人,但是諷刺的是當權的主流派竟然選擇應繼續維持威權體制,挑戰的非主流派則是主張民主票選。自然最後在主流派所擁有的掌權優勢情況下,註定非主流派失敗的命運,然而得勝的主流派卻在事後毫無任何反省檢討,也沒有針對黨內民主化機制的建立有過任何認真的思考,以致國民黨迄今仍然維持實質獨裁的一人領導「主席制」,而李登輝之後的歷任國民黨主席,包括連戰、吳伯雄、吳敦義在內,當年都是站在「反民主」的主流陣營,唯有馬英九屬於非主流的一員。
馬英九屬於非主流
所以,如今就在國民黨即將進行主席補選的前夕,筆者願意呼籲所有國民黨員應該要利用2020總統大選大敗的慘痛教訓與發生在30年前的流派之爭往事,重新思考黨現有的決策與組織體系,是否要做必要調整,以建立由具有黨、政、立法實權的黨員,組成集體領導的新模式,廢除從無發揮實質作用的中央委員與中常委等早已淪爲不肖黨員沽名釣譽、攀龍附鳳的虛名組織,由新的中央集體領導直接向全體黨員負責,做不好就可以直接由黨員發動罷免換人。唯一要加強的就是重建過去曾發揮重要功能的黨人才培訓機構,不次拔擢有能力、有潛力發展的青年人才,爲黨重用,以創造國民黨的中興契機,有如浴火鳳凰,以嶄新面貌面向臺灣人民,使人民感動,國民黨纔有未來可言,國民黨纔有重新執政的可能。
問題是國民黨員是否有此共識?國民黨中央是否仍然在玩換湯不換藥的把戲,自欺欺人。若仍不思變革,那就真的萬劫不復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