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企業再迎赴港上市潮:回暖之外春天還有多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唯珂 廣州報道
資方都在尋求退出渠道。
近期,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開啓赴港上市之路。軒竹生物、翰思艾泰、華芢生物等生物科技公司先後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biotech公司維立志博也遞交上市申請,顯示出港股市場對於生物醫藥企業尤其是尚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IPO的吸引力。
與此同時,港股市場也表現出回暖跡象,在近日的港股交易中,受美參衆兩院最終版NDAA未納入生物安全法案消息面影響,CRO(合同研究組織)概念股表現明顯回暖,受到投資者關注。隨着投融資環境逐漸好轉,市場對於CXO行業的前景也更加樂觀。
中國泰壹投資集團董事長瞿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到,近期港股市場流動性增加和機構投資者關注度提升。據統計,香港十月份後每日交易量幾千億,相比之前增加了幾倍,市場流動性的大幅增加,機構投資者關注度稍有提高。
高特佳投資集團副總經理王海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今年9月份之後港股IPO回暖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來看一是隨着二級市場股價的上漲,產生了一定的盈利效益,使得資金加強了對港股的關注;二是美聯儲降息推動資金從美元資產流向新興市場,給港股帶來了一定的外部資金,流動性得到改善。以上多方面因素推動港股市場的回暖,也使得最近的港股IPO變得更容易一些。
港股IPO回暖
A股上市通道的受阻,無疑成爲此輪港交所備受追捧的主要促成因素。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未盈利企業IPO的事實性暫停,加之醫藥反腐風暴的衝擊,以及上市門檻提高的傳聞,勸退了一衆醫藥企業。緊張的現金流和一級機構的退出需求,迫使部分公司將目光轉向了港交所。
相關企業衝刺A股的前景仍然嚴峻,未來一段時期內,香港仍是承載內地未盈利企業的最重要市場。
瞿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A股IPO市場節奏放緩也是近期港股IPO市場回暖的原因。由於目前A股IPO市場節奏放緩,尤其是對未盈利企業,一些難以在A股上市的創新藥企業不得不放棄科創板上市的幻想,轉而考慮香港上市。此外,政策環境也不斷優化,中國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對內地企業赴港上市的支持政策,爲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最後是創新藥企業的現實壓力,一方面,由於融資都有上市回購期限,現在基本上到期面臨回購壓力,上市就可以解決回購問題;二是港股上市至少可以實現部分融資的效果,由於過去的高估值,一級市場已經非常難完成融資了。
11月24日,翰思艾泰生物醫藥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其致力於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核心產品包括HX009等,但自成立以來未產生收入且虧損不斷,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虧損額分別爲2511.7萬元、8462.3萬元、4313.1萬元。
12月3日,廣州銀諾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銀諾醫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招股書顯示,銀諾醫藥是一家將原研人源長效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推進到註冊審批階段的公司。公司致力於研究及開發治療糖尿病和其他代謝性疾病的創新療法。從財務方面看,公司於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虧損分別約爲3.01億元、7.33億元、7527.5萬元。
實際上,自10月以來,還有多家生物醫藥公司衝擊港股IPO。如10月10日遞表的澤輝生物,其專注於開發多能幹細胞來源的創新細胞治療產品,尚無獲准商業銷售的產品,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分別虧損1.73億元、1.96億元、2.37億元。11月13日遞表的派格生物,專注於慢性病創新療法,目前也無產品銷售及收入,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8月除稅前虧損分別爲3.06億元、2.79億元、2.03億元。華芢生物也於11月22日再次衝刺港股IPO,其致力於開發蛋白質藥物,尚無商業化收入,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分別爲8590萬元、1.05億元、1.64億元。
挑戰仍存
儘管市場回暖,但生物醫藥企業IPO仍面臨挑戰。在消費偏謹慎的當下,我們也迎來了“IPO降級”的時代。但中國醫療健康投資市場如此龐大,僅靠港交所扛起重擔顯然不能解決問題,一級市場需要更多退路。
研發開支過高導致連年虧損是這些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例如,翰思艾泰最新估值超16億元,但自成立以來,公司致力於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發現、研發及商業化用於癌症及自身免疫疾病精準治療的同類首創及(或)同類最佳產品,以解決全球未獲滿足的醫療需求。
瞿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目前對上市企業來說仍存挑戰,其中之一就是研發開支過高導致連年虧損。從披露情況來看,研發開支過高導致連年虧損是這些公司面臨的共同問題,即使上市的18A公司,也面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此外企業也普遍面臨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許多生物醫藥公司在技術研發上具備潛力,但都面臨着盈利能力不足的困境,目前僅有少數幾家可以實現正向現金流。
二級市場泡沫破滅且缺乏流動性也是共同面臨的挑戰,目前已經上市的65家18A公司,絕大部分都已經破發,其中,20家公司市值低於10億港幣,佔比31%;10-30億港幣市值的21家,佔比32%,估值跌幅都超過50%以上;關鍵是每家公司的交易量每天基本上都低於百萬元,甚至只有幾萬元,極其不活躍。此外,2022年後“動盪的國際環境+超預期的美聯儲加息+國內地產壓力的快速釋放”等因素疊加,給港股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帶來了額外的風險偏好壓制。
王海蛟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對於生物醫藥企業來講,首先還是要交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單。無論是BD交易還是銷售,都必須給企業帶來穩定的正向現金流,基本面的改善最終仍要落實到利潤上,企業要以利潤爲王,儘快實現利潤轉正。其次,市場投資人之前大量下注生物醫藥企業,現在也已到了投資回報兌現期,這也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挑戰。
港股18A醫藥市場在經歷了探索期、狂熱期後,目前已進入市場冷靜期。儘管面臨挑戰,但政策的支持和市場回暖的跡象爲這一板塊帶來了新的機遇。未來,真正具有全球創新特質的企業將越來越獲得投資人的青睞,而市場也將更加關注那些研發實力雄厚、有望實現產品商業化的企業。隨着更多醫藥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謀求發展,港股18A醫藥市場也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