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魚業產值全球第二 馬英九搬政績:政府有四大協助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總統馬英九12日南下屏東,參加「臺灣石斑文化推廣活動晚會」,除了表揚對石斑魚產業貢獻人員外,馬英九也提到,他小時候怕魚刺所以不愛吃魚,但沒想到當總統後,和漁業界卻息息相關,從上任以來對石斑魚養殖業也有不少協助及成果,如今石斑魚業產量產值都是全球第二,可謂臺灣的榮耀

馬英九14日在臉書上分享,屏東縣一直以來都是臺灣石斑魚重要的養殖地區,魚塭的面積更佔了全臺的一半,這也讓他回想起,小時後非常怕魚刺的他,因此不太喜歡吃魚,可是卻沒想到,長大後成爲總統和漁業會有如此緊密的關連。

馬英九指出,執政7年以來,爲了推動養殖產業升級漁產品加值,並且加強國際競爭力,因此在他97年5月20日上任後,立刻下令在5月30日開放活魚運搬船直航香港,當年石斑魚出口立刻從96年的136噸,增加13.5倍到97年1840噸;「產值從96年的2746萬元,增加14.5倍到97年的4億元」。

馬英九接着列出另外三項對石斑魚養殖業的協助,其中包括,98年初政府陸續開放石斑魚運搬船直航大陸共23個港口,讓養殖活魚可以直銷大陸,大大降低活魚運搬時間成本,也爲臺灣石斑魚打開大陸市場,98年出口4171噸,比96年136噸成長30倍;產值14億元,比96年的2746萬元,增加51倍。

而在98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屏東養殖產業,當時有94%的魚塭全毀或受損,政府也在災後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產業重建,「當時動員國軍26.6萬人次協助清理養殖池中大量斃死魚只及進行消毒工作;也出動20噸的砂石車4萬多車次,運送93萬立方公尺的乾淨沙土,作爲重建300多公頃魚塭所需的客土,爲漁民省下7億多元的重建經費,同時農委會也編列預算以加速石斑魚等產業復建及救助相關工作。

最後,99年與大陸簽訂的ECFA,將石斑魚等五項水產品關稅降爲零,使輸出到大陸的水產品出口值增加4倍之多。馬英九表示,103年的石斑活魚總產值增爲84.5億元,和他上任前相比,成長爲2倍多,提前達成總產值倍增的目標;在出口方面,103年成長到1萬7970噸,是他上任前的1321倍;出口值96年爲2746萬元,去年成長到58.8億元,成長214倍。

從種種數據看來,馬英九強調,這7年來石斑魚養殖業成效相當高,透過和漁民共同努力,讓石斑魚產業的產量和產值位居全球第二,也是一種臺灣之光。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掌握即時訊息免費下載新聞雲APP iOS:https://goo.gl/qXZojaAndroid:https://goo.gl/MRNy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