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餵養浪浪?當野保遇上動保衝突 她:先關注人類行爲
▲餵養流浪貓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文/蔡昀陵(2018年動保寫手營學員)
第一眼對慈媛的印象是一個文靜清純的小女生,在訪談過程中,帶有一絲緊張,但一開口就侃侃而談的她,亟欲宣泄出來的是對自然保育的熱情。
慈媛目前就讀臺大人類學系三年級,課後參加自然保育社。如此帶有人文色彩科系的孩子爲什麼會加入生態相關社團呢?慈媛說,這就要從她十七歲生日所收到的一份改變她人生的大禮講起。
慈媛喜歡沉浸於閱讀小說的世界中,十七歲生日那天,她讀了吳明益老師的《蝶道》,書裡面敘述「流星蛺蝶」的字句,開啓了她對於自然保育的嚮往。如同書中所說的:「蝴蝶飛行時釋放氣味所留下的隱形道路,是從內心通往自然、與自然的相處之道。」讓慈媛一腳踏進了自然的領域。
在讀到吳明益老師的書之前,慈媛原本希望讀外文或文學,然而讀了《蝶道》這本書之後,她就回不去了,期待可以找到一個科系,能夠結合人文與自然。
一開始,慈媛希望讀地理系,因爲這是一個跨越自然與文化兩者的科系,但後來因分數的關係,所以進了排名下一個的臺大人類學系。進了人類學系後,她漸漸瞭解人類學系,並且喜歡上人類學系的觀點──任何議題都需要做田野調查,切身地從每個人的角度去看事情、並且瞭解多元觀點。
例如像是所謂動物倫理道德線的問題,慈媛提出的看法是:與其在多樣化的人們之中,設定一個基準點並且要求所有人跟隨,不如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他們看事情的態度。亦即,每個案例都是個案,不該用同一個角度去看所有的案例,而是須從不同個體的背景去做深入討論,不應設一條道德標準線讓所有人遵守。
因爲擁有上述人類學系的背景與觀點,慈媛在保育社中也用同樣的角度去分析動保與野保衝突的議題。
在臺大,懷生社有時會和保育社在「是否餵養貓咪」的問題上產生衝突。慈媛說:「在這個議題上,應該先關注人類的行爲。」她指出,野保人與動保人的衝突是在於各說各話,努力地想要說服對方,但沒有徹底的瞭解對方的思考與行爲。
例如野保人沒有真的瞭解愛媽爲什麼想要餵食動物,忽略了愛媽的生命經驗,自己本身也沒有真的餵過流浪動物;另一方面,動保人也不瞭解野生動物保育背後的科學與生態議題。
慈媛提到自己在野保與動保衝突上,比較能站在野保這方。她說:「之前在臺大校園看到一隻被貓咬死的五色鳥,貓咪玩弄完之後,並沒有把五色鳥吃掉就離開了。說明貓咪不會因爲被餵食就不獵捕野生動物。」然而,雖然比較偏向野生動物保育這方,慈媛同時也強調,應該要去理解餵食的愛媽當下的想法與情感。
在慈媛研讀過的資料中,她推測有些愛媽瞭解餵食貓咪對牠們不一定是好的,但是在面對動物需求的那個當下,她們無法對這些需要關懷的動物視而不見,而大衆不應該譴責這樣的情感。
就如同慈媛喜歡的另一個作家伊阪幸太郎在《不然你搬去火星啊》,有一句話的大意是,有些人一聽到別人在做好事就會說人僞善,原因只是自己沒有同樣這樣做就感覺好像被責備,慈媛認爲這可以用來安慰那些爲了動物而吃素,結果卻被批評僞善的人。
此外伊阪另一本《沙漠》中也提到的一句話,大意是「如果連眼前的人都幫忙不了的人,要怎麼幫更大的羣體呢?」同樣地,對於愛媽來說,「若連眼前的動物都無法關心,那該如何幫助更多的動物呢?」慈媛清楚地指出這點。並且爲了瞭解更多動保方的觀點,慈媛參加這次動保寫手營,希望能在這個議題上有更全面性且多元化觀點的瞭解。
當被問到未來時,慈媛靦腆地笑了一下。因爲之前到桐溪的自然遊戲場當志工的時候,帶領小朋友一起在自然環境中游玩、學習,帶給她相當美好的回憶,因此她後來也持續參加相關營隊,例如參與芝山綠園營隊的隊輔,主題是結合生態與考古,讓她如魚得水。所以提到未來,相信慈媛會積極朝向得以連結人文社會與自然保育兩方的領域,繼續前進!
(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https://goo.gl/MyKwZB)
★「動物當代思潮」由臺南大學吳宗憲老師召集學者及夥伴所組成。透過各種方式將涉及動保議題的「動物保護學」、政策與法律等,進行跨域討論、交互檢證。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動物當代思潮」臉書、「動物當代思潮論壇」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