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17年,大克鼎大盂鼎重聚上海
大克鼎和大盂鼎聯袂亮相“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館受贈青銅鼎特展”。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本報訊(記者李婷)在我國古代,青銅大鼎被視爲國之重器,社稷象徵;有銘文者,更用以稱揚先祖之美,明示後世之用。大克鼎、大盂鼎是迄今爲止有長篇銘文青銅鼎中最大的兩件。昨天,這兩件稀世珍寶重聚上海博物館,亮相“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館受贈青銅鼎特展”。
本次展覽中,上海博物館聯手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了自商代晚期至戰國的有銘青銅鼎21件。這些青銅鼎均爲上海博物館1952年成立以來社會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贈,其中尤以潘氏家族捐贈的克、盂雙鼎再度相聚吸引廣泛關注。
大克鼎、大盂鼎於十九世紀先後出土於陝西眉縣、扶風地區,後爲潘家珍藏,歷經戰亂,世代守護,與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稱“海內三寶”。新中國成立後,潘達於代表家族將此雙鼎無償捐贈給國家,成爲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週年之際,大盂鼎應徵北上,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自此盂克雙鼎,鎮守南北,見證中華民族千秋偉業。
2004年2月,國家文物局、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曾舉辦大盂鼎和大克鼎的聯合展出。時隔十七年,兩鼎再度相聚,備受矚目。記者在現場看到,大克鼎、大盂鼎被並列安置在展廳中央,與常規陳列不同的是,這一次文物外圍並沒有罩上玻璃防護罩,爲的是讓觀衆能夠更清晰地欣賞其細節部分。
“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堪稱中國文物天地最壯美、最瑰麗的詩篇之一。”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表示,從文物的前世今生來看,它們的前世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那種燦爛輝煌,也體現了中國古代文明尤其是在青銅藝術方面所達到的高度。從晚清以來,收藏家的藏寶和護寶行爲中,我們看到了收藏家發自內心的最深摯的愛國情懷,還有對文化傳承的那種熱忱,那種力量。“這種捐贈行爲也反映了新中國成立以後,社會各界愛黨愛國,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建設新中國的一種情懷,因此我們選在建黨百年之際來辦這樣一個展覽。”
“這次展出的鼎雖然數量不多,但展品的年代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戰國,涵蓋整個青銅時代的發展高峰,幾乎覆蓋了所有鼎的造型,且展示的所有青銅鼎都帶有銘文,爲流傳有序的歷史名品。”上海博物館青銅研究部副主任馬今洪告訴記者,除了大克鼎、大盂鼎,此次展出的秦公鼎、劉鼎、寧女父丁鼎、父庚祖辛鼎等其他19件青銅鼎也頗具看點。秦公鼎由範季融、胡盈瑩夫婦捐贈,其上有銘文記載此鼎爲秦公所作。劉鼎由孫煜峰捐贈,銘文似以鉞砍人頭狀,爲商晚期常見的族氏銘文。寧女父丁鼎由李蔭軒、邱輝夫婦捐贈,銘文記寧氏女子爲父丁(公公)所作祭器。父庚祖辛鼎由沈同樾女士捐贈,銘文記此鼎是爲父庚、祖辛所作的祭器。
展覽還首次展出了上海博物館館藏的三幅“海內三寶”全形拓。其中,大盂鼎全形拓爲清同治十三年拓本,上有鑑藏印“吳湖帆印”。大克鼎全形拓爲清光緒十四至十五年拓本,鈐拓工印“文獸齋手拓金石文字”“文政十二”爲首見,尤爲寶貴。毛公鼎全形拓爲清代晚期拓本,是陳介祺毛公鼎拓本之中期作品,拓工精湛,紋路斑駁,纖毫畢現。
配合此次展覽,上海博物館研發了110餘種文創產品,涵蓋了“鼎”藝、“鼎”禮、“鼎”食、“鼎”趣及全新的“鼎鼎有銘”共五大系列,涉及復仿製品、服飾配飾、飲食、兒童教育和生活實用等多方面。
“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館受贈青銅鼎特展”將在上海博物館展出至7月18日,隨後,大克鼎、大盂鼎將雙雙北上,赴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