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打斷骨頭筋猶連」的一家人──中國謀略(一)
遊客位於福建平潭,爲大陸距離臺灣新竹最近距離68海里立碑處參觀。(中新社)
編者按:
世界局勢將如何改變?臺灣的機會又何在?
醞釀時間超過十年的「一帶一路」,
在美中政經科技全面開戰下,這個戰略的未來前途與全球重要性又將如何?
究竟一帶一路有何神奇魅力?截至2020年3月,它使至少144個國家爭相參與,且聯合國於第71屆大會將一帶一路倡議寫入決議,並得到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同與認可,這意味着一帶一路將由中國戰略提升、進階爲聯合國戰略。
但真相真是如此嗎?美中兩強對撞已經開打,新的全球化佈局勢必改寫!
臺灣與中國大陸僅隔海峽,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當全球佈局改變、一帶一路浪潮席捲而來,臺灣將受到何種衝擊或刺激?作者以一個在上海工作生活二十年的臺灣人身分,做出他的觀察與判斷。
正文開始:
一直以來,我始終判斷在中國大陸積極推進一帶一路過程中,臺灣是有許多「便宜」可佔的,可惜臺灣一再不斷的錯失時機,識者莫不捶胸頓足。
首先從區位地緣角度來看,臺灣與大陸的福建隔海峽相望,兩者最窄處是福建平潭與新竹市,直線距離130公里,以現在航運工具的行駛時間來看,堪稱一衣帶水般緊密相連。
大陸的學術研究機構甚至規劃了從臺灣新竹到福建平潭、從嘉義東石到廈門的跨海大橋,可見其近。而福建是一帶一路之「一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通過南海、太平洋與印度洋,以串聯及發展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地區的經貿合作關係。
《中國謀略:新全球化下中國一帶一路的經濟與戰略佈局》。(時報出版提供)
顯見相較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城市,臺灣佔盡地理位置之優勢。尤其是福建已於2014年12月被中共國務院批准設立爲「自由貿易區」,使臺灣可充分利用相關優惠政策,促進兩岸成爲一帶一路經貿交往與合作的重要平臺,如此可謂雙贏」不論臺灣或福建均蒙其利。
其次,從產業發展角度觀之,不可諱言,大陸歷經40年改革開放,無論是基礎設施、互聯網技術或產業鏈配置之完善,均遠非臺灣甚至世界所可比擬,與1989年王永慶【注1】登陸引爆大陸熱潮時的景況,已不可同日而語(參看《延伸閱讀》之六〈功敗垂成之王永慶「海滄計劃」〉)。
惟臺灣在文化創意、金融服務、高端製造、農業技術、現代食品等行業領域有深厚基礎,且目前仍保持一定優勢(注意!是「目前」);除此之外,臺灣還有法治管理、資訊通達、人才養成等強項(再請注意,還是目前,而這兩個「目前」能保持多久?或許不超過五年),兩岸完全可以「有機融合」、「優勢互補」、「共享成果」,進而創造和平相處的契機,謀求兩岸人民長治久安之幸福。
事實上,無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一帶一路之「關鍵五通」),乃至產業合作等領域,臺灣均能扮演具一定分量之角色,尤其是在資金融通與民心相通方面,揮灑空間更加寬廣與充滿無窮想像。
【注1】
王永慶(1917年1月18日~2008年10月15日):臺灣台北市人,祖籍福建泉州安溪。生於臺灣日本殖民時期臺北近郊的直潭(今屬新北市新店)、逝世於美國新澤西州。臺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爲臺灣的「經營之神」。
1954年籌資創辦臺塑公司,1957年建成投產。靠「堅持兩權徹底分離」的管理制度,發展成爲臺灣企業的王中之王。當時與臺塑集團企業有着存亡與共關係的下游加工廠超過1500家。曾在臺灣的富豪中雄居首席,在世界化學工業界居「50強」之列,是臺灣唯一進入「世界企業50強」的企業王。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地震後,王永慶捐款一億元人民幣用於恢復建設。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