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風電進入深水區(魏國彥)

臺電考量風、光綠電的發電特性,並針對不同用戶的用電時段差異,再搭配不同年期,設計出2種主商品、各6款組合。圖/臺電提供

AI崛起,算力即國力,臺灣正處「非核家園」前夕,核能歸零,靠什麼電力在奈米晶片上高速運算呢?離岸風電嗎?

去年8月有5家公司簽約參與離岸風電區塊3-1期開發,簽了行政契約,但是有4家找不到綠電買家籤購電合約,連臺積電都不買,因爲太貴了。沒有購電合約,就沒有融資,大家停擺。眼看今年又要進行3-2期招標了,廠商觀望,提出各種要求。首先,歐洲廠商的「背後靈」歐盟向國際貿易組織(WTO)提出控告,說臺灣的「風電國產化」違反國際貿易公平原則。其二,風電建設廠商要求中央政府解決沒人購買綠電的問題。

經濟部爲了解決與歐盟的爭端,首先就「國產化」認賠殺出,同意鬆綁,只要投標廠商有不可歸責的原因就允許進口零組件,多年來好不容易形成的風力發電「國家隊」幾十家企業頓然失去保障。「國產化」是當年國人支持風力發電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突然取消,上中下游產業鏈上的數萬員工生計與貸款負擔如何解決呢?經濟部對內自毀長城,對外唾面自乾,欠缺對國人一個道歉與交代。

對於缺乏購電合約的問題,經濟部幾年來一直逼迫中鋼等國營公司或官股比重高的企業購買,現在不管他們需不需要,索性逼迫中鋼等公司出資組成大盤商,預購還沒有發出來的綠電,計劃是由中鋼、中華電信與港務公司(交通部轄下的國營公司)組成「綠電好市多」大盤公司先購買還不存在的綠電,未來在「碳費碳稅」形成壓力時再零售給需要綠電的小廠商。

說穿了,「中鋼與中華電信買賣風電」就是「寅吃卯糧」,是標準的「挖東牆補西牆」。臺電與中油公司還在虧損之中,爲了公平起見,別的國營公司也必須來見義勇爲了。中鋼公司抗拒這項「投資計劃」兩年多,最後還是不敵上級壓力勉強就範,看到近日「臺灣金聯」及中油公司更換董事長的粗魯與急迫,想必所有的官股公司與銀行高層都心領神會吧!

離岸風力發電進度牽延,經濟部回頭把腦筋動到陸域,在環境部初審小組的環評現場,主席公開斥責開發廠商資料品質粗糙,環境部門口也集結了激烈反對的彰化縣居民。彰化沿海已設117座陸域風機,以往施工期間產生巨大震動與聲響,運轉期間產生眩影、低頻噪音、風切噪音、振動及漏油問題,已影響居民生活,未來還要再設近百支,且更靠近內陸,風機間的距離越縮越近,人民忍無可忍了。

近日臺灣西海岸的陸域與離岸風力發電在結構上與政策上發生質變量變,風機國家隊產業鏈與彰化鄉親都強烈質疑。風電「屋漏偏逢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進入了「深水區」,暗濤洶涌,前景爲何,殊難逆料。

(作者爲前環保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