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王金平和平宣言 開了一扇窗(林忠山)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左四)成立的「中道和平聯盟」8日在臺北舉行「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近百社會團體、學界、國會前現任立委約千人蔘與。王金平在會中拋 出兩岸新論述,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尊重兩岸分治的事實,但不放棄兩岸人民共同追求中華民族福祉的機會。(黃世麒攝)
「九二共識」是1992年兩岸領導層所創認的兩岸共識,運作上是1992年的兩岸執政黨,即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透過兩方之書函互動所默許及認可的兩岸交流與發展的原則。
九二共識的主要內容有兩點:兩岸都認同「一箇中國」原則,未來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另爲推動兩岸事務交流的兩岸稱謂,原則上要有共識方可進行。對此,兩岸看法不同,要否表述,大陸方主張無須表述,臺灣方主張宜各自表述,以致九二共識在論述上是有二點共識,但也有一點分歧,故爲便宜論述,陸方的主張可說是一中不表,臺方的主張是一中各表。
易言之,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及統一原則,對此,中國國民黨是認同的,認爲這是依循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及精神而來的,既合憲又具正當性,所以將九二共識直接列入黨綱中。至於民進黨黨綱與重要決議文的價值,主要是臺灣不屬中國的一部分及主張獨立建國,以致民進黨執政後,是根本否定與抗拒九二共識的。
民進黨不接受九二共識是犯了違憲又違法的罪行,但民進黨厚顏無恥,不在乎法治規範。因民進黨無法且不敢制憲或修憲,以致否定及抗拒九二共識是缺乏法理基礎的,但又要打掉九二共識,故民進黨採用烏賊戰術及誣衊手法來抹黑九二共識。抹黑的說法就是說根本沒有九二共識的文件,或不存在九二共識,或那是國民黨的共識。此外,用學校教育、大衆傳播及1450網軍來搞「去中國化」運動,用社會化力量來抗中反中,意圖使違憲違法的主張取得正當性。
面對1992年之後民進黨迄今共有17年執政權的操弄下,合憲合法又有務實互動的九二共識在臺灣社會的定位,已然出現如前立法院院長王金平所說的是「提也不是,不提也不是」的窘境。這莫明的窘境在臺灣政壇是真實存在的,似乎已是被愚民到成爲選票毒藥。所以九二共識原爲兩岸和平交流及發展的定海神針,似乎生鏽腐蝕,被臺方拋棄,導致兩岸間高度缺乏共識,籠罩着戰火的氣息與威脅。
鑑此,前立法院長王金平籌設「中道和平聯盟智庫」,8日舉行和平宣言倡議大會盟,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他的目的就在爲兩岸避戰及謀求和平作準備。其倡議的主張,在步驟上有三:一是先重新就臺灣人民的兩岸認知來定位兩岸共識;再從這共識中來倡議「兩岸和平協議」,最後再進行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及合法化。
依循九二共識的思維模式,在一箇中國原則部分,王金平認爲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擁中華文化是兩岸多數人的認同,故希望將同屬一箇中國原則轉爲同屬一箇中華民族原則。在努力謀求統一部分,基於避戰反戰的兩岸多數認同,希望轉爲努力謀求和平原則,因此纔有兩岸和平宣言之倡議。簡言之,現今王金平提出兩岸共識之主張,就是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要努力謀求和平。
爲落實及確保兩岸和平,王金平認爲最直接簡易的方法,就是籌組中道智庫來匯聚多數民意,既倡議又擬定出兩岸和平宣言,理性務實來謀求和平。
王金平又說他倡導兩岸和平協議並不是要取代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對話及運作機制,而只是扮演着引導及鞭策的角色。因兩岸和平協議的簽訂,是要由大陸國臺辦委託的海協會與陸委會委託的海基會來簽署,之後雙方還要各循合法化的過程來確認,方具合同效力。
對於王金平的倡議,國民黨是樂見其成,也約略認爲王金平的主張是可成爲國民黨兩岸新主張的試金石。從黨主席朱立倫肯定「主權同而不分」,到文傳會李彥秀肯定和平交流是國民黨長期的政策,以及多數立委的支持,可觀其同。
至於民進黨基於意識形態與國家立場迥異,是不可能認同這兩岸共識的,而因王金平現況力量有限,未成氣候,只能持靜觀其變的態度。但王金平試圖以「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來尋求民進黨支持者的支持,求諸中道伯的立場,應會有所得。
至於大陸當局的態度,大體會肯定同屬中華民族、發揚中華文化及和平發展的價值,但要更換「九二共識」,恐怕目前仍屬禁忌,應會以靜制動,審時度勢再參酌。對於和平宣言,北京應也樂見其成,但若要由和平宣言轉進到和平協議,就目前來看,應是荊棘密佈,不甚樂觀。
總之,王金平的兩岸共識是理性務實的觀察,是多數民意的認知,由此來領航出臺灣人民謀求兩岸和平發展的願景企盼,對臺灣社會的輿情是有極高度又重要的影響。至於對藍、綠的影響,尚有待觀察,須看後續醞釀的質量而定,原則上藍優綠劣。就兩岸互動而言,似有開一扇窗的意象,有一種引力磁場的作用。此中道又和平的理念,就是儒家文化圈的至尚格局,定有善德以應之。(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