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融資轉型加快,信用債淨融資同比大增1.1萬億,明年機遇幾何?
財聯社12月5日訊(記者 李翀)近期中國經濟基本面在“一攬子增量政策”的協同發力下,呈現波浪式平穩復甦趨勢。
自9月份政治局會議聚焦經濟痛點、堵點作出全面部署以來,推動經濟回穩向好的積極因素在增多,市場對化解政府債務、助力實體經濟融資轉型等方面提出更多期待。數據顯示,作爲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信用債市場加速擴容,淨融資流入同比大幅增加約1.1萬億元。如何把握當前增量政策下的中國信用市場的機遇,明年債券市場又有哪些新的變量和亮點,也成爲年末時點市場普遍關注的焦點。
12月5日,一場匯聚評級機構、金融機構的年度盛會在上海舉行,本次會議由中誠信國際主辦,主題聚焦“增量政策下的中國信用市場的機遇與期待”,就2024年信用債市場盤點、2025年宏觀環境和債市前景展望等話題,與會人士亦是真知灼見不斷。
信用債市場進一步擴容,前11月淨融資同比大增1.1萬億
中誠信國際總裁嶽志崗在開篇致辭中表示,信用債市場作爲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在今年以來進一步擴容,淨融資顯著回暖,並在科創、綠色、兩新等重點領域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從信用風險表現看,防風險基調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平穩可控。
據中誠信國際統計數據顯示,1-11月,信用債共計發行14.5萬億元,淨融資流入超過1.3萬億元,同比大幅增加約1.1萬億元。其中產業債融資較去年同期明顯改善,淨融資規模由負轉正。其中在科創、綠色、兩新等重點領域爲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方面,1-11月發行各類創新品種總規模將近1.6萬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特別是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依舊活躍,今年已超過1.1萬億元;碳中和、低碳轉型等綠色債券發行態勢總體保持平穩,發行規模超過5000億元。
嶽志崗表示,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評級行業守正創新,結合新技術、新趨勢強化評級“內功”,做好評級方法的升級和迭代,助力提升信用風險預警和動態風險監測能力,嶽志崗認爲,明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支撐因素依然較多,總體上看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基本趨勢不會改變。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表示,中國經濟運行的挑戰是長週期結構性的,當前增量政策的出臺抓住了供需結構變化的核心問題,資產價格持續的回調,對於微觀主體資產負債表也帶來積極變化。
在袁海霞看來,從四季度來看,全年完成經濟目標的概率大幅增加,明年在總量發力下經濟增長在4.5-5%也較爲合理,不過微觀主體的信心仍然需要進一步提振,並在供需平衡的大背景下提升行業產能利用率和運行效率,同時抓住新舊動能持續轉換的關鍵期,繼續加大新動能層次的力度,同時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
“明年有必要進一步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財政政策發力提效向民生財政轉變,貨幣政策降息降準繼續發揮支持性作用,同時通過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釋放發展潛力,中國經濟仍然會延續一個相對較好的修復態勢”,袁海霞補充道。
增量政策下,民企新增發債成本降至3.9%,城投債務結構持續優化
此外,在本次圍繞產業債發展和城投化債的兩場圓桌論壇上,與會嘉賓分享了對今年信用債兩大市場的觀察與解讀。
在產業債發展方面,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在城投化債中,產業債已成爲支撐當下信用債融資回暖的重要因素,也呈現發行期限拉長、傳統產業融資主導、創新領域品種快速發展三個新變化,在增量政策的影響下,以地產、銀行爲代表的產業經濟基本面有望得到提振和支撐,同時在普惠、綠色、創新等領域信貸投放和資產佈局力度仍不斷加大。
對於市場普遍關注的民營企業融資方面,與會嘉賓表示,今年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平均發行利率爲3.9%,較同期下降0.58個百分點,上半年民營企業貸款餘額已超過70萬億,在企事業貸款餘額佔比接近50%,增速高於均值,增量政策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持續加大,預計頭部民營企業以及涉及“兩新”“兩重”包括新質生產力的民營企業會優先受益,整體來看未來產業債供給放量依然可以期待。
對於城投化債話題,不少與會人士表示,自去年7月底“一攬子”化債以來一年有餘,進展方面整體呈現城投債利差壓縮、債務增速回落、債務結構優化和成本下行、城投整合轉型加速四大特徵,同時當前化債政策思路逐步轉向發展中化債,債務置換期限更爲拉長。
在業內人士看來,財政部公佈的2023年地方隱債規模14.3萬億,只佔到城投企業有息債務的四分之一,在發展中化債需要解決流動性問題,就需要城投企業藉助“財政化債”和“金融化債”的政策窗口期,盤活資產提升經營性造血能力和經營效率。在不新增隱性債務作爲“鐵的紀律”的政策引導下,從當前成功落地新增融資的主體來看,多通過自身內部的資源重組和整合形成多元化的收入結構,使其具備較強的區域功能屬性。
此外,針對如何做好信用債市場投資,不少機構人士仍看好明年信用債拉久期策略,在信用利差極致壓縮下,機構行爲一致性增強,投資策略或需更加關注有高資本回報的科技創新和消費領域,同時針對不同時間點和不同市場投資品種上的機構行爲變化,也可針對性提前左側佈局,此外在不少機構人士看來,儘管低利率環境極致演繹,信用研究尤其是區域性主體研究仍有必要性,“在化債政策前信用債研究主要是爲了規避違約風險,而目前信用研究可以更加聚焦在交易層面,如何做到增厚收益的同時降低波動率,是體現信用研究價值的關鍵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