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國家佈局這一新型數據基礎設施
11月23日,國家數據局發佈《可信數據空間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8年)》(下稱《行動計劃》),分類施策推進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
所謂可信數據空間是基於共識規則,聯接多方主體,實現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一種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主要用於打通數據共享流通的堵點,實現數據在不同主體間“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
根據《行動計劃》,到2028年,我國要建成100個以上可信數據空間,並形成一批數據空間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構建多層次可信數據空間
《行動計劃》提出,培育推廣不同層次的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包括企業、行業、城市、個人、跨境可信數據空間。
在企業層面,支持國有企業和龍頭企業建設企業可信數據空間,構建多方互信的數據流通利用環境,協同上下游企業開放共享高質量數據資源。引導龍頭企業與物流、金融、信息科技等生產性服務平臺加強協作,強化數據空間專業化服務能力。
在行業層面,支持建設重點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創新共建共治共享的數據使用、收益分配、協同治理等機制,促進產業鏈端到端數據流通共享利用。在科技創新領域,面向新藥研製、新材料研發,促進人工智能驅動的科研範式創新應用;在工業領域,以裝備、新能源汽車、能源等行業應用爲重點,促進工業數據資源高效對接、跨域共享、價值共創;在服務領域,大力培育金融保險、商貿物流類行業可信數據空間,賦能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城市層面,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建設,發揮公共數據資源的引領作用,鼓勵因地制宜建設產業數據專區。
在個人層面,在切實保護個人數據合法權益的基礎上,建立健全個人數據確權授權和合規利用機制。在條件成熟時,穩慎探索個人可信數據空間建設試點,提供依場景授權許可的個人數據轉移流動和開發利用服務。
在跨境層面,探索跨國科研合作、供應鏈協同、企業管理等應用場景下的數據跨境便利化機制。
中國信通院華東分院數據事業部主任崔曉君在日前舉辦的2024全球數商大會上表示,《行動計劃》對整個產業側面、市場開展數據空間的研究以及推廣提供了很好的指導。
“有了可信數據空間,不同的參與主體、參與方都可以發揮各自的作用。龍頭參與企業可帶動生態內的其他企業共同來推動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有數據的作爲數據資源方,有技術的提供技術的支撐。智庫、高校,以及一些研究機構,在制訂相應的共識規則或者其他框架的時候可以加入。”崔曉君分析。
多地探索數據空間建設
數據的價值在於應用。近年來,隨着數據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越發凸顯,通過構建可信數據空間,爲數據“跑起來”搭建起基礎設施恰逢其時。
事實上,多地已在積極探索數據空間建設和應用。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上海、深圳、江蘇、浙江、湖南等地以行業、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爲切口,推動數據基礎設施不斷升級。
10月29日,浙江省溫州市集中發佈了營銷數據空間、醫療健康數據空間、包裝產業數據空間、鞋革產業數據空間——首批4個可信數據空間,通過隱私計算、AI模型、雲網融合等技術手段,爲數據安全、合規、有序流通利用,精準賦能相關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方案。
據溫州日報報道,通過整合衛健委、醫院、醫療組織等部門的多元數據,溫州構建了醫療健康數據空間;利用隱私計算與數據保護相結合,打造了營銷數據空間,其中,營銷數據空間已孵化並賦能28個應用場景,服務對象超100家,完成數據服務金額5.23億元。
上海市數據局局長、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麗也曾表示,上海浦東新區已率先從健康醫療、金融、交通、氣象等數據價值高、需求密集的重點領域入手推進公共數據場景授權落地。預計到2025年,至少實現20個公共數據賦能產業發展和社會民生服務的高價值案例落地,以點帶面推動公共數據社會化開發利用。
海通證券研報指出,《行動計劃》提出支持龍頭企業建設企業可信數據空間,引導龍頭企業與物流、金融、信息科技等生產性服務平臺加強協作,並且會對面向中小企業發展需求,提供普惠便利數據服務的企業可信數據空間予以重點支持。龍頭企業、重點行業或將優先受益。
在汽車領域,11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攜手中國信通院、一汽、東風、長安、上汽、廣汽、北汽、比亞迪、長城、蔚來、理想、小鵬、衆鏈科技、北理新源、中汽創智、重慶安驛、上海汽檢、車雲數據、先導產投、智行衆維、零數科技等,共同啓動汽車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建設工作。
中汽協技術部總監韓昭認爲,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可以通過汽車行業數據空間的構建,促進產業生產關係的變革,推動行業數據價值的充分體現。此外,汽車行業數據空間還將在數字化研發、管理、維保等環節發揮價值。
隨着我國數據空間建設深入推進,其市場規模也將迎來顯著擴張。賽迪顧問研究顯示,2021年至2023年,全球和中國的數據空間市場年均增長率分別爲14.1%和18.1%,未來三年中國市場將以30.7%的年均增長率快速擴展,顯著高於全球增速,預計到2026年,中國市場規模將全球領先。
責編:葉舒筠
校對:李凌鋒
版權聲明
" Type="normal"@@-->
證券時報各平臺所有原創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我社保留追究相關行爲主體法律責任的權利。
END
" Type="nor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