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銀將今年東亞、太平洋地區GDP 下修至5%
俄烏戰事未歇,加上新冠疫情持續肆虐等因素,世界銀行把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開發中國家GDP成長率預測下修至5%。圖爲逃到波蘭境內的烏克蘭難民。(路透)
俄烏戰事未歇,加上新冠疫情持續肆虐等因素,世界銀行把今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開發中國家GDP成長率預測下修至5%,並警告外在條件若持續惡化,經濟成長甚至可能探底至4%;中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也遭下調。
世界銀行5日發佈2022年春季《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East Asia and Pacific Economic Update),綜合考量俄烏戰事、美國利率上升,以及中國經濟增長呈現結構性趨緩等因素對經濟的影響,將東亞與太平洋地區今年的經濟成長,從去年10月份預測的5.4%下調至5%。若國際地緣政治狀況持續惡化,且各國政府未有良好對策,成長率甚至可能跌到4%。
報告表示,中國大陸佔該地區86%的產出,其今年GDP成長爲5%,低於先前預估的5.4%。然而,中國政府有能力執行景氣刺激計劃,以降低衝擊性。中國上月召開的兩會將經濟成長目標訂爲5.5%。
報告指出,俄烏戰事導致全球糧食及燃料價格大漲、金融市場動盪及全球信心下滑,是影響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成長的最大風險,其中又以仰賴進口能源的國家最受打擊。
報告所指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涵蓋該地23個開發中國家,但不包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或日本等發達國家。
世銀認爲,東亞與太平洋地區雖然正脫離新冠疫情的陰霾,但俄烏戰事也壓抑景氣成長性。但從正面來看,該地區由於具備健全的基本面,以及穩健的政府政策,應該可度過當前不利於GDP發展的各種障礙。
世銀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馬圖(Aaditya Mattoo)表示,接踵而來的衝擊意味使各國政府財政能力縮減,增加經濟痛苦。他對該地區政府提出改善建議,包括:提高財政政策促進復甦和增長的效率;加強總體審慎政策(macro-prudential policy),以緩解全球金融緊縮帶來的風險;改革貨品貿易及服務貿易的相關政策,以從全球貿易格局的變化中受益;在鼓勵技術擴散的同時改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