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疫後復甦不均 2022年世銀下修全球GDP至4.1%
由於各國復甦腳步不盡相同,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在新的一年前景較爲黯淡。(圖/遠見提供)
在2021年的顯著反彈後,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在新的一年前景較爲黯淡。由於各國復甦腳步不盡相同,已相當嚴重的貧富差距預期還會惡化,這也將拖累全球管控疫情的進度。
根據世界銀行1月中發佈的年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2022年的全球成長率,將從去年的5.5%大幅放緩到4.1%。2023年,甚至將只有3.2%。中國、美國與歐元區,都將成爲拉低全球成長速度的經濟體,但印度被看好還能從8.3%上揚到8.7%。
供應鏈困境仍無解,通膨又帶來價格壓力
傳播快速的變種病毒Omicron,是拉低經濟成長的一大原因。此外,供應鏈的困境尚未找到解方,港口積貨未清,新一波染疫潮又使得人力吃緊。各國政府逐步抽離疫情補貼,但未來的政策尚未明朗。再加上通膨帶來的價格壓力,都是經濟活動難以升溫的因素。
其中,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認爲最引人擔憂的,是全球規模的不平等狀況愈來愈嚴重。由於貧窮國家應對疫情打擊、供應鏈動盪,以及通貨膨脹的能力,較已開發經濟體來得低,窮國及其人民經濟復甦的腳步走得慢,落後其他國家的幅度也會愈來愈大。
世界銀行預測,美國、歐元區、日本等已開發經濟體,未來兩年的經濟成長幅度雖小,但到了2023年,已足以將經濟產值與投資規模,提升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相較之下,開發中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成長率下滑,會使得這些地區到2023年的經濟產值,仍比疫情前低4%。
世界經濟論壇(WEF)在同一天發佈的《2022全球風險報告》也同樣指出,各國經濟復甦程度及速度的落差,會使得國際在應對全球性的風險時,合作更加困難。這包括抑制疫情擴散、打擊氣候變遷與提升資訊安全等重要議題。
對於迅速取得疫苗、施打加強劑的國家來說,下一步的施政重點與優先事務,顯然會與仍在與疫苗覆蓋率搏鬥的國家不同。再加上數位落差、對通膨的耐受度等因子影響,落後國家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可能還將持續數年。
不過,報告也指出值得樂觀的原因。例如,應對疫情變化的經驗,將使企業更具韌性;在數位轉型及環境議題上,也可望更加有序。
本文作者:傅莞淇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2月號428期》)
《遠見雜誌02月號4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