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退市破冰,劣幣無處遁形
*ST深天9月2日摘牌,系A股首例市值退市股。市值退市渠道破冰,利於A股市場加速出清問題股,是驅逐劣幣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於優化A股上市公司質量,而且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作爲首例市值退市股,*ST深天退市摘牌的意義在於進一步暢通了問題股的退市渠道。從投資價值來看,*ST深天已連續多年虧損且未進行分紅,在A股市場屬於典型的劣質資產。
*ST深天觸及的是退市新規之前的市值退市標準,即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市值均低於3億元。根據修訂後的退市標準,主板公司市值退市標準由3億元提高至5億元,市場化出清力度有望進一步加大。這也意味着,類似*ST深天一樣的問題股,在A股市場已經很難再渾水摸魚,在今後它們退市的速度還會更快。
問題股、垃圾股的存在,嚴重稀釋了A股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無論是1元退市還是面值退市,觸及退市標準的股票都已經是“殭屍空殼”,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無法爲投資者創造投資價值。
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5000家,每一個上市席位都倍顯珍貴。問題股、垃圾股在市場多留存一天,都是對上市資源的極大浪費。與此同時,這些問題股本身很難再創造投資價值,股價多數呈現單邊下跌態勢,投資者中長期持股會遭受巨大的投資損失。另外,問題股被立案調查、爆雷的風險也更高,潛在的投資風險巨大。
嚴格執行市值退市制度,能夠進一步打擊“殼股”的價值。一直以來,炒小、炒差之風在A股市場盛行,尤其是一些垃圾殼資源,雖然不具備任何投資價值,卻能在二級市場混得風生水起,背後可能涉及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爲。
此前市場對個別殼股之所以肆無忌憚地爆炒,是因爲退市制度不夠完善,一些個股雖然基本面差得離譜,卻達不到退市的標準,監管層也頗有無奈。比如,如果按照跌破1元股價的退市規則,*ST深天依然可以僥倖在A股市場留存一段時間。市值退市則一定程度上堵上了制度短板,進一步壓縮了殼股在A股市場的生存空間,讓沒有投資價值的垃圾股很難再混日子。
垃圾股當退不退,日後必受其亂。有觀點認爲退市制度過於嚴格並非是好事,主要擔心是對部分中小盤股造成衝擊,甚至出現“錯殺”退市。實則不然,真正的好股票離退市標準有很高的安全距離。凡是觸及退市標準的股票,必然是問題股,它們隨時可能爆雷,這纔是A股市場穩定發展最大的隱患。
A股想要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要持續優化上市公司質量,堅決出清不具備重整價值的公司,這是必然選擇。市值退市的破冰,對上市公司是一種震懾,讓劣幣無處遁形。只有上市公司在創造投資價值方面“卷”起來,投資者才能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