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貨幣政策重大轉變,詳解明年經濟工作→
(原標題:首次!“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貨幣政策重大轉變,詳解明年經濟工作→)
作者:孫璐璐 程丹 江聃 賀覺淵 秦燕玲 郭博昊
市場應聲大漲是對明年經濟工作超預期積極定調的最好迴應。
據新華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5年經濟工作;聽取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工作彙報,研究部署2025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會上針對2025年經濟工作的部署安排備受市場關注,特別是會議對明年宏觀政策有諸多積極定調的新表述,激發了市場對明年出臺更大力度寬鬆增量政策,更有力支持經濟發展的期待。
受會議釋放的超預期利好消息影響,富時A50中國指數期貨17:00重開後迅速走高,漲幅擴大至1%,該指數下午5時收盤上漲4.66%。港股方面,截至9日收盤,香港恆生指數收漲2.76%,恆生科技指數漲4.3%。此外,中國資產美股盤前大漲,3倍做多富時中國ETF盤前漲超18%,2倍做多中國互聯網股票ETF盤前漲12%,2倍做多滬深300ETF漲超10%。
有市場分析指出,會議提出“加強超常規逆週期調節”,這在歷史上是首次提出,可以看出政策當局穩增長的決心,政策從被動應對轉換爲主動出擊。“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是14年以來首度重提,預計明年央行將採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準;“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表態積極、主動作爲,財政加碼的方向在傳統投資和民生之外,仍將進一步加碼消費和房地產領域。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還表示,會議把需求政策放在了放在九大重點工作第一位,提出“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內需”。促消費將成爲擴大內需的主要抓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2025年有望延續、擴圍、擴容。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兩重”和新基建領域。穩住樓市股市,更加重視微觀主體在經濟中的獲得感,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作爲居民財富蓄水池,是穩定預期、激發經濟活力的重中之重。此外,會議首提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切實推進新型城鎮化,以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建設爲抓手,通過產業轉移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預計將增加資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時指出,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持續增強。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改革開放持續深化,重點領域風險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紮實有力,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將順利完成。
在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發力下,進入四季度以來,經濟運行持續回穩向好。近期公佈的多項月度經濟數據和高頻數據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動能邊際改善。12月9日乘聯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銷量達到126.8萬輛,同比增長50.5%。
中金公司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國內策略分析師李求索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投資端實現逆季節性平穩,建築資金到位率邊際改善,鋼鐵建材表觀消費量環比小幅回升;消費端以舊換新政策持續推進,預計後續社會消費品零售表現有望繼續修復。
展望2025年,經濟學家和市場機構較爲一致地認爲,明年經濟增長目標將繼續維持在5.0%左右。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超此前表示,300多項重大改革舉措正在加快落地,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正在深入實施,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正在融合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爲,一攬子增量政策提振了市場信心,資產市場回暖也有利於修復資產負債表,改善市場預期,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舉措有望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這些都是明年經濟穩定向好運行擁有的有利條件。
財政貨幣政策“雙寬鬆”,更高赤字率與新一輪降準降息可期
我國將在2025年再度實施“積極”和“寬鬆”組合的財政貨幣政策,明確逆週期調節力度將是“超常規”,明顯釋放政策加力信號。
對於財政政策如何“更加積極”,財政部已提前確認將在新的一年積極利用赤字空間、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加大力度支持“兩新”、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等。這意味着明年赤字率將較今年3%水平進一步提升,新增專項債限額也將超過3.9萬億元。
財政赤字率是觀察財政政策力度的重要指標。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已多次表示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預示明年赤字率將較今年3%的水平進一步提升。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赤字率提高到3.5%以上乃至4%可起到擴大總需求、釋放穩增長強烈信號、緩解地方財政壓力三重功效。
在中央財政資金投向方面,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認爲,明年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補貼力度還會擴大,涵蓋的商品品類也會進一步增多。
對於“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章俊認爲,預計央行明年將採取更大力度的降息降準,全年可能累計調降政策利率40—60BP,引導5年期LPR下行60—100BP。全年可能累計降準150—250BP。
央行行長潘功勝近日表示,將“繼續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和政策取向”“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新一年降準降息均有空間。從量的角度看,當前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相較5%的隱形下限仍有一定空間。從價的角度看,央行或選擇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時段,並以下調存款利率作爲配合。
全方位擴大內需信號積極,促消費將有更多增量政策
會議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釋放了明年繼續加力支持國內需求的積極信號。
今年7月,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出臺。其中,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的“真金白銀”爲消費者、企業和市場都注入了信心。
“1500億元左右的特別國債(資金)用於消費品以舊換新,這是歷史上罕有的情況。用中央政府資產負債表促進老百姓消費,與過往主要通過基建和產能改造來形成資產的方式相比,已經邁出半步。”邢自強近日指出。
從實際效果看,有力度的政策舉措正推動消費潛力加速釋放。商務部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數據平臺顯示,截至12月6日24時,2963.8萬名消費者購買8大類家電產品4585萬臺,帶動銷售2019.7億元,其中一級能效產品銷售額佔比超過90%。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日前從商務部獲悉,本輪全國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突破1000億元耗時79天,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僅用40天。
因此,當前各方對於明年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接續政策都持樂觀積極態度。爲進一步優化以舊換新政策,除資金加力外,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還指出,還可以在消費品回收環節細化各項工作,如增加回收渠道的多樣性、提升回收物品的價值評估透明度、探索與更多行業合作等。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既要挖掘消費潛力,也要提高投資效益。在政策舉措方面,此前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就已透露,將優化實施投資重大政策。包括抓緊研究適當擴大專項債券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比例,儘快出臺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的具體改革舉措等。
“預計明年的促消費政策將從刺激消費意願和增加消費能力兩端協同發力,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仍然有擴大範圍和提升額度的空間,養老、生育等補貼政策也有望進一步加碼。”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稱。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確定性,會議指出,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外貿、穩外資。目前國內宏觀部門對此已有所部署,例如,商務部近日發佈了《關於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海關總署也推出了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的十六條措施。
“大國在政策選擇方面要有能動空間。”北大國發院校友學院發展基金講席教授盧鋒表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更重要的舉措仍是“做好自己的事”,即將宏觀結構調控與深層體制改革結合,形成再平衡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費佔GDP比重,從而增強國內經濟穩健基礎。
樓市股市“點名”要“穩住”,看好市場持續回暖
會議指出,穩住樓市股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和外部衝擊,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這定調了下一階段的樓市股市發展方向。
在股市方面,以9月24日爲始,一系列宏觀經濟、金融領域、產業領域政策“組合拳”密集釋放,諸多重點改革於關鍵處落子,激發了資本市場的做多熱情,中國資本市場呈現出積極變化,投資者信心明顯提振,A股、港股和海外中國資產交投活躍。
一組數據顯示,10月以來,A股的日均成交金額在2萬億元左右,遠高於前9個月7885億元的日均水平,交投活躍度保持在較高水平,多路資金大規模入市。其中,公募基金總規模創新高、活躍私募持續加倉、外資10月以來仍爲淨流入,機構資金用真金白銀看好中國資本市場。
爲了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讓各類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發展得好”,記者瞭解到,當前證監會正在研究制定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實施方案,將堅持市場化、法治化方向,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健全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性的體制機制,針對一二級市場定價、投資者保護等制約市場功能發揮的重點難點問題,以典型案例爲切入點帶動制度完善。同時還將加強改革協同,把握好時度效,確保各項改革舉措可操作可落地可預期,取得實效。
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表示,資本市場生態正經歷根本性重塑,上市公司質量顯著提升,投資者回報逐步改善,中國資本市場已站上新的改革起跑線,這將吸引更多如產業資本、保險資金、銀行理財等耐心資本持續流入,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改善市場生態,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制度環境和底層邏輯將更加穩固。
在樓市方面,在一攬子新政的密集疊加影響下,當前房地產市場也在出現一些趨穩的跡象,如重點30城新房成交面積在11月份達到年內新高,部分城市土拍市場出現民企高溢價拿地個例,前11月份百強房企銷售總額同比降幅繼續收窄……
隨着增量政策舉措逐步落地、加力見效,後續的樓市或將持續溫和修復。住房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原主任秦虹預計12月保持整體向好趨勢問題不大。同時,明年房地產市場降幅收窄、一線城市核心區止跌企穩也將是確定性因素。
明明認爲,在“穩住樓市”的要求下,後續金融、財政等領域的地產支持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例如進一步降低按揭貸款以及公積金貸款利率、加大收儲力度、優化房企融資條件等。對於股市而言,政治局會議已基本爲明年政策定下積極基調,市場風險偏好有望維持高位,且經濟復甦趨勢明確,預計在政策預期和經濟趨勢的雙重推動下,股市有望延續震盪上行態勢。
政策更加註重協調配合,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將加強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關鍵之年。本次會議提出,“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集成、協同配合”“要堅持求真務實,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協同聯動,加強預期管理,提高政策整體效能”。
分析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個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謀劃推動各項改革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系統集成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改革的重要方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高培勇日前表示,抓主要矛盾,從穩預期入手,來做好當下的宏觀經濟治理工作可能是必由之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治理當中面臨最嚴峻,最複雜的挑戰集中體現在“兼”字上,在目標上要擴需求和穩預期兩個目標相兼容;在舉措上,要改革和政策兩個方面兼施;在功效上,要做到標本兼治。事實上,在近期的宏觀經濟實驗當中經常發現政策和改革缺一不可,要跳出慣性思維,聚焦穩預期和擴需求雙重目標,堅持標本兼治,堅持改革和政策兼施。
會議還提出,要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過去一段時間,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區域協調發展工作,不斷豐富完善區域協調發展的理念、戰略和政策體系。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區域戰略穩步推進,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均衡性逐步增強,形成了協調發展新格局。
東西南北中縱橫聯動,區域板塊發展平衡性持續增強。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通過實施重大國家戰略,我國區域發展協同協作步伐不斷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帶動作用的動力源,對於加快形成更加高效、更爲科學、更可持續的區域產業和經濟分工佈局,各地區發展動能不斷釋放,區域經濟表現出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和長期向好的態勢,這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讓科技創新成爲發展新質生產力“主引擎”
新質生產力作爲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不僅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和關鍵任務。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介紹,我國研究制定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壯大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生物製造等新產業新賽道。
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成長壯大。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瑞東指出,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0%,增速比全部投資高出6.6個百分點,人工智能、雲計算、5G等數字技術快速發展,新質生產力正在加快形成。
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發展需要多種社會資源的合力,同時也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持。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先後出臺“支持科技十六條”“科創板八條”“併購六條”等政策措施,進一步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的包容性、適應性,支持優質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
尤其是“併購六條”落地以來,資本市場併購浪潮涌動。當前戰略新興行業A股上市公司數量接近2700家,9月底以來,已有28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資產重組事項,新興產業成爲併購重點領域。
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李揚指出,要建立新質生產力產業創新協調機制,聚焦前沿科技領域,開展行業共性技術研發規劃與跨領域研發政策協調,鼓勵多元創新主體聚焦科技前沿開展自由探索。在科技創新相關支持政策保障方面,則要依託資本市場、產業金融與產業基金等新型金融工具,擴大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提升長期投資資本助力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
章俊預計,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實施重點領域強鏈補鏈行動,促進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鏈發展。
明明也認爲,未來政府投資將更加聚焦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在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等領域發力,減少低效、重複建設,把錢用到刀刃上。
責編:楊喻程 校對:祝甜婷 責任編輯:劉少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