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甲基汞標準比聯合國寬鬆1倍 漁業署:安全範圍
▲綠色和平抽查8件黑鮪魚生魚片,發現都有甲基汞殘留。(圖/綠色和平提供)
綠色和平18日公佈8件黑鮪魚生魚片甲基汞殘留量,發現若採用臺灣標準2ppm全數合格,但依照聯合國1ppm的標準則有1件不合格,質疑兩個標準差了1倍是否適當。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迴應屬於「安全」範圍。
綠色和平抽查的8項產品全部驗出甲基汞殘留,其中4件驗出鎘殘留,另有1件「黑鮪魚肚生魚片」檢出甲基汞殘留含量1.14ppm,雖符合臺灣標準,但已超出國際食品法典建議美國、歐盟和日本的標準。
綠色和平指出,臺灣民衆吃海鮮的量比聯合國統計的人均食量高,但臺灣水產的甲基汞殘留量標準卻比聯合國寬鬆1倍。事實上,綠色和平過去曾推動讓標準更加嚴格,但漁業署卻在今年2月13日公告不支持殘留量跟進聯合國標準。
漁業署官網說明,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對掠食性魚類體內甲基汞含量界限爲1ppm,適用自國際貿易間的生鮮和加工食品,但並沒有規定超過此標準的魚類不可食用,只有建議政府限制孕婦等易受害消費者購買。
另外,官網也指出日本人每年平均消費57公斤水產,而甲基汞限值訂爲0.3ppm,但這項標準不包括鮪魚、旗魚、深海魚和河川產魚;至於我國水產品每人年均消費量才25公斤,就鯊、旗、鮪含汞量標準而言,臺灣較日本嚴格。
漁業署也表示,臺灣人平均每日攝食69克水產,若以美國建議甲基汞每日耐受量0.1μg/Kg爲基準換算,一個體重爲60公斤的成年人,依國民飲食習慣每日需攝食1.2公斤之水產品,纔有甲基汞耐受殘留問題,遠高於國人每日平均水產品攝食量。
甲基汞是一種水銀的有機化合物,容易出現在河流或湖泊,被魚蝦吞食後會累積毒素,經過食物鏈轉化累積在人體大腦中。1950年代日本就曾出現過因甲基汞中毒導致「水俁病」,其發病症狀有手腳麻痹、失智、聽力、言語障礙等,嚴重者會造成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