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點燃了民辦小學的招生之"火"

幼升小”在即,不少家長卻深感焦慮。近日,北京某民辦學校小學部“幼升小”敲響開考“大鼓”,3000多個孩子同臺競爭280個名額,平均錄取率不足10%。消息一經傳開,引發關注。

既非公辦,又需高學費,緣何家長還要擠破頭?競爭激烈,希望渺茫,奈何還要拼一把?再放眼北京,今年1月,東城區新推7所優質中學普通小學搭配的重組學校;3月,海淀區再推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最近,西城區也以15個街道行政區劃基礎,劃分出11個學區以實現學區內部教育資源共享。然而諸多促進“就近入學”的舉措卻難抵家長們對“上個差學校”的擔憂。

此番民辦小學招考熱,可將之歸因於優質教育資源總量尚不足、校際分佈仍不均衡的現實。某種程度上說,家長的“軌跡式焦慮”纔是點燃這把“火”的根源所在。

“軌跡式焦慮”,即家長中普遍存在的育人邏輯——“上了好小學才能上好中學,上了好中學才能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纔能有好工作”。多數家長更以此爲奮鬥目標,傾盡心血並樂此不疲,力爭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要以上好學校作爲保障。然而好學校就一定意味着好的性格、好的成長、好的未來嗎?

僅就“幼升小”而言,各學校之間的差異固然存在,但未必就有那麼大。很多情況下是家長的焦慮心理放大了這種差距,同時又強化了孩子間本來就很激烈的競爭,結果又導致孩子的額外負擔越來越重,擇校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玩於學前,立志於十五,識真才於三十”,中科院院士李邦河如是說。意思是,真正的天才,在學前階段應學會玩,在好奇中孕育探索精神;在15歲左右立下志向;到30歲離開老師後,會自己提出問題、繼續創新。再以華羅庚爲例,小時是出了名的“頑皮王”,上完小學沒拿到畢業證。初一時數學還補考的華羅庚在初二時方知用功,但一旦立志就勢不可當。28歲的時候,他就完成了數學名著堆壘素數論》。可見,上述家長的“軌跡式焦慮”大可不必,其育人觀念也該改改了。

網上流傳一篇題爲《誰需要哈佛》的博文,說的是美國的家長也曾要求孩子非哈佛等名牌大學不上,後來才發現,其實上不上名牌大學對孩子今後的生活是否幸福並沒有太大影響,結果在轉入一些有特色的大學後,反而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反觀我國,在邁入大衆化教育階段後,是否該重新審視以往的、趨同式的孩子未來發展模式呢?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

除了家長重新審視“軌跡式焦慮”外,相關教育部門還要徹轉變教育投入觀念,力爭把每一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都辦好,儘快縮小校際間差距,整體提升辦學水平,讓家長不出遠門就能安心上個好學校,徹底解決後顧之憂。(本社評論員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