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老人腦筋不如年輕人靈活!養成五大好習慣 活到老就聰明到老

在醫學研究中,一羣被稱爲「超級老人」(SuperAgers)的高齡者,就擁有不輸年輕人的記憶力。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在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之際,該是打破老人不如年輕人腦筋靈活的迷思了!其實,在醫學研究中,一羣被稱爲「超級老人」(SuperAgers)的高齡者,就擁有不輸年輕人的記憶力!專家們希望,能從這些超級老人身上,找到延緩智能退化的關鍵。

什麼是超級老人?

根據專家的定義,他們是一羣80歲以上,智力比年輕人年輕數十歲的長者。

真有這種事嗎?你可以看看以下這個例子。

來自美國加州查普曼大學的經濟學家史密斯(Vernon L. Smith),是一位非常忙碌的人,他每週工作七天,每天工作約八小時,2002年還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閒暇時還會跟女兒一起去聽演唱會。

他已經高齡97歲了。

「我還有很多事想做,我想繼續堅持下去,」史密斯向《華爾街日報》表示。

研究老化的科學家表示,維持思緒清晰和預防失智症沒有捷徑,但許多研究指出,遺傳、健康的生活習慣、乾淨的空氣和良好的教育等因素,都與維持思緒敏捷有很大的關聯。

史密斯的三位祖父母都活到了90多歲,母親的一位祖先甚至活到了105歲,但科學家指出,遺傳只佔長壽的一小部分而已。

史密斯從不吸菸、飲食清淡健康,並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會積極參與社交活動,這些行爲都讓他即使高齡97,還是一尾活龍。

「我想活到至少106歲!」史密斯自信地說。

醫學期刊:全球四成失智症案例,可透過生活習慣和環境預防

「你的全身愈健康,大腦對老化的反應就愈好,」賓州大學神經學家沃爾克(David Wolk)說。

沃爾克指出,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認知能力,會在20到30多歲時達到巔峰,隨着時間推移,大腦會逐漸萎縮,外層會變薄,神經元之間的溝通也會變得脆弱。

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心理學家斯特恩(Yaakov Stern)表示,這些大腦的變化,會導致記憶力、推理能力和其他認知能力的下滑,但有些人可以比其他人更能阻止認知能力下滑。

斯特恩說,他們的大腦對外在變化會更有彈性,或者可說是有更好的「認知儲備」,也就是大腦適應變化的能力。

根據醫學期刊《刺胳針》2020年的報告指出,全球約有四成的失智症病例,可透過生活習慣和環境的改變來預防,包括減少肥胖、降低接觸空氣污染和睡眠充足等。

另外,研究超級老人的專家提到,緊密的社會連結,對保持大腦敏銳非常重要,「他們都會有一個目標,每天都有想要出去做的事,」波士頓大學行爲神經科學家安德森(Stacy Anderson)說。

《華盛頓郵報》指出,培養面對挫折的韌性也很重要,面對困難時,嘗試去接受它,並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或許就是你的人生轉捩點。

※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服務專線

研究超級老人的專家提到,緊密的社會連結,對保持大腦敏銳非常重要。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高齡化的典範,來看日本超級老人怎麼做

長壽認證組織「LongeviQuest」的日本研究總裁山本由美,向《商業內幕》透露一些日本超級老人長壽的秘密:

1. 儘量不吃太多肉,多花很多時間陪伴家人

多吃蔬菜水果,儘量減少紅肉的攝取,並維持與親朋好友的社交關係。

2. 用餐八分飽,並限制卡路里攝取

山本由美提到,日本長壽代表的沖繩居民,平均每天只攝取1900卡。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山本由美提到,日本長壽代表的沖繩居民,平均每天只攝取1900卡,低於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建議的每天2000卡,研究也顯示,除了長壽,也能降低發炎。

3. 均衡飲食,凡事有所節制

山本由美說,日本人飲食較爲均衡,不會暴飲暴食,凡事都有所節制。

專家們一致認同,適度享受美食,可以使健康飲食更爲永續,這種方法就是所謂的80∕20法則。

4. 聽廣播做體操

山本由美提到,日本人從1928年就會透過廣播,每天做五分鐘的體操,連她自己也會跟着一起做。

《商業內幕》提到,長壽的長者幾乎不會上健身房,而是把「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例如多走路、多走樓梯,或是做一些團體運動來結合社交和運動。

5. 坐姿挺直,不駝背

「我注意到日本超級老人的共通點是,他們的坐姿都很挺直,會非常自律和嚴格地自我要求,」山本由美說。

研究表明,良好的坐姿可以減少身體的壓力、預防疼痛,並有助於保持身體正常運作。

想活得長壽又聰明,其實可以很簡單,從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就可以慢慢培養,面對高齡化的浪潮,大家一起成爲超級老人吧!

(本文出自2024.02.19《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