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和愛犬相聚 日本靈骨塔推「飼主寵物合葬」
佛教傳進日本有1500年的歷史,但關於寵物死亡後的討論,卻是近來纔開始出現,追根究底,跟社會型態的轉變有關。
比如30年前,養狗的人家大多會在院子裡設置狗屋,但隨着人口不斷往都市集中,居住公寓大廈的人越來越多,體積小的寵物越來越受歡迎,跟人類同在一個屋檐下生活更變成理所當然。也因此,寵物開始被當成「家人」看待,而當寵物死亡之際,飼主自然會想要用人類的方式憑弔祭拜。
「師父,日前『我們家的孩子』死了,爲了在死後世界相聚,能不能讓牠的遺骨,埋在我們家族的墓呢?」面對飼主的請求,寺方只能這樣迴應:「依照佛教的教義,人和寵物是無法在死後的世界相聚的。若把人類跟寵物的遺骨一起埋葬,只會招來隔壁墓地的家族討厭。」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養寵物,多數寺院應對上有一定難處,但也有人認爲,佛教教義應與時代並進。東京都世田谷區的感應寺,因爲收容許多流浪貓,有個「貓寺」的別名。爲了呼應許多人「想跟愛貓愛犬一起埋葬」的請求,14年前開始替寵物做誦經法會,甚至販售一種名爲「Plus Pet」的特殊墓地。
依照以往的佛教觀點,「人間界」跟「畜生界」死後無法共存,人類的納骨塔若混入「異種」生物的骨骸,也有公共衛生上的疑慮,所以目前日本絕大多數的寺院或公墓,並不認可人類與動物的骨骸一起埋葬。
至於感應寺的做法,是在飼主墓地的同個區塊內,加設一個給寵物用的納骨室,以呼應飼主需求,也避免跟其他人的宗教情感牴觸。目前感應寺一年的法會、葬儀案件,寵物就佔了46%,寺內甚至設置了寵物專用的火葬爐。
提供類似服務的,還有東京都府中市的慈惠院,擁有堪稱日本最大、佔地13,000平方公尺的寵物墓園,甚至早在40年前就推出飼主與寵物合葬的納骨塔,每個月定期舉辦誦經法會,堪稱走在時代尖端。
「來詢問的以五、六十歲的人居多,當大家進行『終活』的同時,也開始思考放在家裡的寵物遺骨該怎麼辦。以前寵物葬儀被認爲是有錢人的專利,近年來因爲少子高齡化、未婚比例增加,其實有越來越普及的趨勢。」
日本供奉寵物遺骨的歷史久遠,例如大阪岸和田市、日本目前現存最古老的寵物墳墓「義犬冢古墳」,建造于飛鳥時代,相當於西元6世紀後半。
據傳,當時勢力龐大的天皇外戚蘇我氏,爲了讓佛教傳入日本,討伐反佛派的物部守屋,逼得其側近捕鳥部萬自殺。捕鳥部萬養的狗小白,竟叼着主人的首級去埋葬,然後一直守在主人墓前動也不動,活生生把自己餓死。
這件事傳回朝廷,朝廷迴應「狗畜生卻如此有情有義」,下令爲小白造墳。直到現在每到秋天,萬家子孫仍會聚集在一起爲捕鳥部萬和小白舉行法會,持續1500年從未間斷。
同樣是忠犬的故事,在東京澀谷車站前立有銅像的「忠犬八公」,最廣爲人知。二戰前,忠犬八公本來是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教授上野英三郎飼養的狗,每到傍晚都會到離家最近的澀谷車站接主人下班,可惜主僕緣份短短一年,上野教授就因病離世,八公仍每天到澀谷車站,找尋主人身影。
就在教授死後10年,八公被發現死在澀谷車站附近,由於當時牠的「忠犬」事蹟已經相當出名,身後事被慎重看待,澀谷地區的佛教團體召集了16名僧侶,把八公遺體移往澀谷車站內爲牠舉行盛大葬禮。
後來,八公的皮毛跟骨骼被做成了標本,保存在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上野教授下葬的青山靈園墓旁,則造了一個像是狗屋的石祠紀念。即使牠死後80年的今天,特地前去憑弔的民衆依然絡繹不絕。
爲寵物誦經祈福、甚至想留住寵物的遺骨憑弔,都是人類的情感表現。但把寵物迎進家門的那一刻起,能否做好「終身飼養」的準備,或許是另一個該深思的議題。
資料來源:週刊現代、Nippon.com、Nikkei Trendy
更多鏡週刊報導【寵物信託1/3】憂心死後寵物無人照料 日本老年人爲牠們信託找飼主【寵物信託2/3】避免「老人照顧老狗」窘境 老狗老貓也有安養中心【直葬文化一】不辦告別式直接火化 日本「亡者旅館」全年無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