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劑下肚乳癌找上門
新光醫院鄭翠芬主任提醒民衆,應減少生活環境中塑化劑的攝取,以降低乳癌罹患風險。
由本報與新光醫院合作舉辦的健康講堂活動,於新壽新板大樓舉行,現場吸引爆滿的民衆參加。
一名38歲的女性,飲食中少不了瓶裝水,確診乳癌後,發現體內塑化劑成分高,經治療後病情已穩定。醫師提醒,過多的塑化劑攝取是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之一,女性民衆應多加留意。本報日前與新光醫院合作舉辦「旺旺中時生活講堂」,邀請新光醫院乳房腫瘤手術重建醫學會副理事長鄭翠芬醫師分享乳癌相關資訊,民衆反應熱烈。
乳癌是女性癌症第一名,依國健署統計,每天約有31名婦女被診出乳癌,罹癌年齡多落在45~69歲間。鄭翠芬表示,乳癌爲乳腺管細胞產生不正常的分裂、繁殖,進而形成的惡性腫瘤,高風險族羣包括終生未懷孕、初經較早、停經較晚、擁有家族史、長期暴露於PM2.5的環境及長期食用塑化劑者等。
該名38歲的個案確診乳癌時爲第二期,常將瓶裝水放置在車子裡,遇熱也照喝不誤。醫院檢查發現體內的塑化劑成分高,經治療後病情已穩定。
鄭翠芬表示,塑化劑含有某種與乳癌細胞類似的化學結構,常見於香水、髮膠、塑膠餐具、塑膠容器中,食用後可能引發細胞突變。目前已有研究指出,長期食用塑化劑,將增加乳癌風險。
少用可微波塑膠保鮮盒
臺灣的飲食以熱食爲主,常見店家將熱湯盛裝於塑膠袋,供民衆外帶。即便使用的是紙碗、便當盒,內層也含有塑膠,遇熱、遇油,即溶出塑化劑,被民衆吃下肚。因此鄭翠芬呼籲,少吃便利商店食品,出門儘量自備便當盒。即便是可微波的塑膠保鮮盒,也應儘量避免使用。
鄭翠芬指出,乳癌患者10年存活率爲60%,第一期乳癌的存活率則是80%,零期乳癌的存活率甚至接近100%。她提醒民衆,若發現乳房有硬塊、乳頭出現分泌物或凹陷、乳房或乳頭疼痛、乳房皮膚水腫或潰瘍及腋窩淋巴結腫大等狀況,應至醫院尋求專業協助。
新光醫院推達文西乳房重建術
目前已有用於乳房重建的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手術較爲精細,傷口僅約4公分。新光醫院爲全臺第二家以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乳房重建手術的醫院,半年來共累計約30名案例,反應相當不錯,但健保未給付,民衆需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