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南/除了院長的水煮香蕉吃法 可用區塊鏈解「蕉」慮

香蕉盛產價崩賴清德院長與立委們一同推廣多吃香蕉,更應該重視產銷制度的缺失。(圖/記者翁嫆琄攝)

近期,香蕉跌至每公斤不到7元,採收不夠成本農糧署6月8日起以每公斤5元收購5,000噸,秤重割皮後運回堆肥或豬飼料軍方則已開始量購抑制低價

去年元月中旬,蕉價破百元,創史上最高;今年5月因炎熱且沒有颱風,再加上蕉農搶種,使得產量暴增,再加上當令水果,例如西瓜荔枝鳳梨已應市,香蕉的需求量減加上外銷疲軟,價格崩盤更快!

1960年代,臺灣曾是香蕉王國,當時臺蕉日本市佔率逾九成,每年賺約6,000萬美元外匯,之後卻被種植面積大且成本較低的菲律賓香蕉取代。臺蕉的物流外銷多由貿易商小農收貨,篩選分級不足致品質參差不齊(擦傷、壓傷或有水鏽病),加上貿易商惡性競爭影響出口競爭力;此外,菲蕉輸日是關稅,而臺蕉外銷關稅卻高達23%,又該如何與之競爭!

2008年輸日蕉量跌破1萬噸後,2012年爲8,000多噸,2013~2016年暴跌50%,2016年後減至3,000多噸,僅佔日本市場的1%,今年再降爲1,650公噸(5月底已達600公噸)。2013年中國大陸取代日本,成臺灣農產品第一大出口國,臺蕉銷陸總量爲2011年1,750噸、2012年629噸、2013年283噸、2014年96噸、2015年18噸,但2016年卻爲0,量減原因爲大陸結束對臺「過產滯銷水果政策性採購」。

蕉價崩盤事件,政府以保證價格收購以確保蕉農收入,但長期以來的產銷制度造成蕉價循環性大漲大跌(2017年6月從每公斤50元跌到12元),供需失衡是老掉牙的問題,解決之道應採外部成長或內部分配策略,且應與更多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提升國際競爭力!

香蕉出口萎縮應轉型爲內需市場,如何透過計劃生產不再產生量價背離,使產量穩定、農民獲利及物有所值達成三贏?未來臺蕉須由農業轉型爲產業化經營,針對市場及訂單需求栽種,監測氣候(影響香蕉成長)及採後處理改良標準化作業,並延長末端銷售期,藉有機、文創行銷策略提升附加價值。

此外,香蕉的生產、運送與銷售問題可用區塊鏈(Blockchain)解決,它是一種生產者與消費端可共享的分散式數據庫,能記錄香蕉的栽種與銷售資訊,且不可改變。蕉農可使用感測器和IoT(物聯網),從蕉苗生長、氣溫、雨量等數據皆可匯入區塊鏈,連結至消費市場、蕉農及主管機關,使蕉農能規畫何時收割最好,並與客戶討論供貨時間及數量,建立產銷區塊鏈;同時也能提供生產履歷及品質資訊,幫客戶減少搜尋成本。

區塊鏈可以使蕉農準時收取貨款,避免產銷失衡風險,並運用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蕉農依買家需求栽種之貨款可立刻匯入代管賬戶給蕉農,降低貿易商或中盤商毀約或壓迫。

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化、即時化、不可竄改的特性,由蕉農、消費者、中間商及主管機關等藉由區塊鏈共同參與香蕉的生長、銷售及品管過程,去除過量栽種及貿商剝銷等問題,纔能有效保障蕉農權益!

好文推薦

蘇南/中國一帶一路「錢」進非洲 我應如何固邦誼

蘇南/惡法要修!不良廠商制度澆熄營建景氣

蘇南/工程發包修法不當 興不了利也防不了弊

●蘇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教授,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博士中正大學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