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泳霖》香港雙普選目標未變

陸港權威專家解讀香港改革選舉制度:「政改五部曲」不復存在。圖爲3月30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堅定支持新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中新社

大陸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修正案,這意味着年底香港立法會選舉的民選席次將由原有的近5成下降到不到2成。特別是新規要求各選區的所有民選參選人都必須要得到選委會每個組別的提名,而其中新增的「第五組別」成員由香港人大、政協等建制派人士構成。換言之,未來將出現泛民候選人只有經過建制派提名後方可參選的奇特現象。

如果單以臺灣的標準來檢視新版香港選舉制度,那無疑只會得出「民主大倒退」的結論。此次北京出重手整頓香港政治,是否意味着香港的民主發展之路真的走到盡頭了?如果以平和、客觀、超然的視角去分析北京對港政治動作表態,以及回顧從2019年反送中乃至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至今香港的社會思潮民意流變,卻能夠看到另一種面向的真相。

香港「雙普選」的目標並未被改變,而且實現普選的政改途徑從原有「五步曲」變爲「一步曲」,重新理順了普選路線圖,有助於北京與香港政界更快達成普選共識。3月大陸「兩會」通過香港選舉改革的決定次日,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表示,正是因爲雙普選目標不變,所以人大此次修法並未改動《基本法》正文。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法案當天,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勇表示,雙普選是香港民主的法定目標,北京將同香港各界一道促成雙普選最終實現。

北京近期連續多次表態提到雙普選不變,固然有安撫港人情緒、向國際社會說明的考量,但的確反映出此次大陣仗的選舉制度改革,是迫於防範「顏色革命」風險的緊急和無奈,雙普選的確是「一國兩制」不可或缺的元素,仍是北京和港府需要面對的政治承諾。不過,藉由此次香港選舉制度的改變,長期圍繞雙普選的許多政治爭議和歷史糾纏,有望得到釐清

九七後,雙普選在香港已成政治抗爭口號,加劇和惡化了香港政治分歧,而不是彌合或塑造香港各界共識。例如長期標榜「真普選」的泛民主派,一方面把普選作爲進入體制的政治訴求,贏得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支持,另一方面卻否決或抵抗任何有助於實現普選的方案,2014年由港府提交、北京認可的普選方案就被泛民杯葛

任何地方、任何形式的民主化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和執政者形成合力、在社會尋求共識,有時甚至要以退爲進、鬥智鬥勇,這是臺灣民主化最寶貴的經驗,但泛民的實際作爲的效果卻與香港民主化目標背道而馳,這也難怪近些年當港本土論述逐漸從校園萌發之後,泛民派遭到越來越多香港青年人的反感和冷落。

透過《基本法》附件的修改,北京確立了「香港選舉制度屬於中央事權,不屬於特區高度自治權」的這一定位,過去需要立法會2/3通過、再由北京覈准備案的「自下而上」普選制度路徑,被人大常委會「自上而下」的路徑所取代。也就是說,只要香港在未來5年內政治恢復穩定、經濟維持成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依舊穩固,且《香港國安法》能夠有效抑制港獨及歐美干預,香港迎來雙普選的時日,或許比想像中來得快。

作者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