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麪攤理論」白手起家 人生逆轉成銀行界傳奇
▲臺紙董事長餘美玲的丈夫戴誠志雖是公司大股東,但與併購案無關,他曾任誠泰銀行董事,在金融圈的實力雄厚。(圖/鏡週刊提供,下同)
圖、文/鏡週刊
餘美玲在業界的名聲並不響亮,丈夫戴誠志卻赫赫有名,他在銀行圈的歷練不多,之前只當過誠泰銀行董事,2005年,新光金以每股28.2元,高於淨值近一倍的價格購併誠泰銀行,創下當時最貴的金融圈合併紀錄,幕後推手之一正是戴誠志。
當時他祭出「逐年打銷呆帳調整體質」及「尋找買家」2招,讓誠泰歷經3年整頓脫胎換骨,成功高價賣出;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轉任京城銀董事長後,碰上2009年的希臘、義大利等歐洲5國債務危機,公債被市場狠狠拋售,戴卻逆勢進場操作歐洲股債,透過靈活的財務操作,讓京城銀行每股盈餘從當年的1.76元,至2014年成長到4.33元,股價也從當時不到10元,一路漲到如今的39元。
戴誠志白手起家,他的父親經營玻璃工廠,他繼承父業,從製造醫用玻璃罐轉型爲貿易服務,他從小就學會在商場裡打滾,不論是做生意或是投資,他認爲最難的是「等待」。
他有許多生意經,幾乎都從日常生活細節體悟出來,例如「麪攤理論」正是外界最爲熟知的故事之一,他曾透露到麪攤吃麪時若長條凳上沒有座位,他會拜託老闆先讓他站在旁邊吃,並與有座位的客人溝通,讓他坐上一點點邊邊角角的位置,只要屁股先坐到了十分之一,就可以再慢慢地往中間擠進去,最後終究能順利坐到完整的位置。
他在商場上善用這個觀念,過去做玻璃瓶生意時,他先行卡位搶單,再慢慢跟買家溝通,如果一個瓶子賣1元,他只賺0.1元,之後再慢慢拓展利潤空間,並逐漸累積客戶信任,藉此一步一腳印,後來成爲藥用玻璃瓶大王。
他在機緣下進軍金融業,從誠泰銀董事踏進銀行業,再被延攬擔任京城銀行董事,協助將該京城銀的前身、即臺南中小企業銀改善體質,逐漸創下驚人獲利,讓京城銀行員工可以打敗銀行界老大哥,拿下「最會幫老闆賺錢」的封號。
更多鏡週刊報導【臺紙坑4萬股民】鑑價報告曝光少算千億資產 臺紙董座遭控坑殺股東自肥【臺紙坑4萬股民1】「蘋果裝成奧梨仔」 4萬臺紙股民虧慘了【臺紙坑4萬股民2】鑑價方法怪怪的 會計師一句話露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