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這堂課最夯!2592人搶修 屍體鮮血成教材
臺大最夯的通識課《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指導老師翁德怡(中左)找來更領域專家擔任客座講師,甚至連法務部長蔡清祥(中右)都來授課。(圖/法務部提供)
走進臺大醫學院,經過一條條猶如迷宮般的路徑後,終於抵達法醫研究所,所長翁德怡一早領着百來位學生「校外教學」,到臺北市刑事警察局學習現場採證的方法與細節。這位臺灣大學最夯的通識課老師,坐在四周圍繞着冰冷鑑識儀器的辦公室裡,滿腔熱血地向CTWANT記者表示,「這門課非普級,充滿屍體與鮮血,要有心理準備才能上!」
這學期,臺大一門通識課引來2592位學生登記搶修,僅181人錄取,成了臺大有史以來最熱門的一堂課。「3年前,我主動開了《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這門課,因爲我希望更多人能有基本的鑑識概念。」翁德怡以日前引發軒然大波的幼兒園疑似喂毒案爲例,她解釋,若是多數人能瞭解不同檢驗方法的特性以及結果如何判讀,就不會引起這麼多的誤解。
「當初幼兒園的案例出現時,我覺得可能是把臨牀藥/毒物檢驗方法應用到法醫毒物分析上所造成的誤解,本來想趕緊發聲請大家冷靜下來,不要急於作評論,應該等到用液相層析質譜儀檢驗確認結果後再來評論,但考慮萬一之後若必須訴諸法律,有可能會接受司法單位委託判讀鑑定結果,爲秉持公正性所以忍了下來,後來經由液相層析質譜儀確認結果爲陰性後才鬆了一口氣」。
翁德怡畢業於臺大醫學系、臺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現職是臺大醫院法醫學研究所所長兼副教授,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法醫毒物學及臨牀毒物學專長的醫師,她表示,大家都知道目前人別鑑識需要利用DNA或指紋這種世界上幾乎沒有兩個人會相同的生物標記作爲鑑識方法,過往採用ABO血型鑑識的方法只能當成類化證據,只能知道現場有一位具有某種血型的人,無法確認是誰,但ABO血型鑑識的最大好處就是很快就可以有檢驗結果,至少鑑定出來是A型血的人,那其他血型的嫌疑人立刻可以排除。
幼兒園疑似喂毒案引發集體恐慌,地方政府甚至開放幼兒公費抽血,藉此紓解家長的焦慮。(圖/報系資料照)
所以新北幼兒園案件中,一開始使用的免疫法就好比是ABO血型的篩檢測試,不能當作最終確認結果,而質譜儀分析方法就是鑑識化學物質的指紋,在未知的狀態下檢測,也就是不知道幼童體內是否有苯巴比妥,應該採用的質譜儀分析方法爲佳,因爲無論在檢驗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上,質譜儀分析方法目前是國際公認的黃金標準。
這個事件造成幼童家長的集體恐慌,網路上又傳出幼童指認老師餵食「彩虹藥水」,所以最後當事件以「僞陽性」結案時,有些家長還是十分擔憂。但是無論是大人或小孩,記憶都可能被創造,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如果爸媽反覆不斷問同樣的問題,小朋友有可能變成對於提示後給予的答案變得深信不疑,如此一來, 檢調單位之後也無法確認小朋友所言是否爲真了。「這就是司法心理學的重要性,在這門課中我們也特別邀請國內司法心理學的專家趙儀珊老師來幫我們上課。」翁德怡說。
爲了推廣鑑識科學,翁德怡花了很多心思「包裝」。「3年前開課時,我希望想一個酷炫的名稱吸引學生,有一天搭捷運時看到吳念真拍攝的『國民法官』廣告,於是就靈機一動將鑑識與其結合,課程名稱就取《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
不只如此,翁德怡還以《名偵探柯南》作爲課程發想,鼓勵學生髮掘「柯南」裡面對於科學鑑識部分哪些是正確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其實是不正確的,而我們要如何推理出劇情中設定的不合理之處。同時也會廣邀各領域專家擔任客座講師,例如請臺大昆蟲系的老師來講解屍體上的昆蟲、法律系老師說明法律究竟如何運作。「第一學期開課時,因爲有許多屍體、命案現場照,所以很快就引起『轟動』,我會提醒學生這門課『非普級』,同時不可有獵奇心態,而且不能錄影拍照。」
翁德怡現職是臺大醫院法醫學研究所所長,除了指導研究生之外,她更希望透過通識課程讓更多人瞭解鑑識科學。(圖/趙世勳攝)
進入第二學期時,《國民法官必備之基礎鑑識科學》已吸引2450名學生登記搶修,成爲臺大最熱門的通識課,開學第一週更有近500名學生擠進教室想要加簽,最後上課人數爲191人;今年則是2592人登記搶修,最後擠進181人。
臺大學生也在PTT上分學習心得。「我覺得上完一學期的課之後,對於科學嚴謹的證明如何被應用有更深的感觸,也感受到案件的證據取得是多困難,學到最寶貴的經驗之一是『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冷靜理性思考』。」
翁德怡的熱忱也感染了學生,每週課堂作業規定只需50字心得報告,但由於翁德怡總是一一回復超過50字以上,所以學生們也愈寫愈長,翁德怡就算再忙,每週也一定會批改完學生的作業。爲何如此認真?翁德怡說,如果讓越多人瞭解鑑識科學,平時遇到相關事件時,大家願意更理性冷靜地來討論相關鑑識議題,甚至可透過國民法官制度就能避免下一個冤案再度發生,「只要在30年當中能避免一次錯誤的判決,我覺得就值得了!」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