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大哥助一掛IP小老弟崛起 最強4家曝:全是千金榜
臺積電助無廠半導體產業崛起。(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半導體無廠概念股帶勁向榮。(圖/先探投資週刊提供)
站在巨人臺積電的肩膀上,無廠半導體產業順勢而起,並帶動臺灣從IC設計乃至於IP、ASIC族羣在國際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身爲全球半導體產業製造的領頭羊,臺積電多年來已扶植上百家臺灣半導體供應商,其中,半導體上游的矽智財(IP)、晶片設計服務(ASIC)與IC設計等無廠半導體公司可以說是與臺積電合作最爲緊密的族羣之一。而站在臺積電這個巨人的肩膀上,近年不少科技巨擘順勢崛起,尤其在先進製程中,臺積電更發揮其最大的影響力,像是輝達(Nvidia)、超微(AMD)急起直追、對英特爾(Intel)產生巨大威脅就是相當經典的例子。
回顧半導體的歷史進程,過去半導體廠商主要爲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模式,也就是一家公司掌握從IC設計到製造和後續封裝測試到銷售等的所有工作,此模式具備多項優勢,如垂直整合使供應鏈風險更低、管理產品藍圖的能力更佳、製造差異化及相較同業更多元的產品組合等。然而,雖然一條龍式的運作模式能夠有彈性且有效率的掌握產品發展進度與成本,但隨着半導體制程越來越複雜,各階段的技術難度、資本資出也大幅增加,也因此企業若非有雄厚的資本是無法負擔如此龐大的支出。
臺積電助無廠半導體崛起
因此自一九八七年臺積電成立、首創專業晶圓代工廠(Foundry)的營運模式後,也徹底改變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面貌,進入了專業分工的模式;此時,傳統IDM公司便逐漸轉向Fab-Lite(輕晶圓廠)甚至Fabless(無晶圓廠)發展,僅剩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德州儀器(TI)、英飛凌(Infineon)等較具規模的國際大廠仍以IDM模式經營。
也就是在此時,以晶片設計爲主要業務的IC設計公司(Design House)便逐漸嶄露頭角,由於免除了前段和後段設備資本支出及產能投資的負擔,使IC設計公司能投注更多資源於研發和產品認證,減輕籌資與沉重的折舊成本壓力,並降低新創公司或新進者的門檻,因此造就了高通(Qualcomm)、輝達、聯發科等科技巨擘的出現。另外,隨着科技對單顆IC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增加,IC設計工作也開始變得愈來愈複雜,爲了讓IC設計人員能夠專注於研發各家核心優勢並且加速IC開發,矽智財(IP)授權也順勢興起。
由此,可以說正是臺積電創造了無廠半導體這個產業的行業價值;而近年在臺積電先進製程的奧援下,除了輝達、超微等國際大廠涌現外,也孕育出聯發科、聯陽、聯詠、瑞昱等不少臺系IC設計業者,並使臺灣整體IC設計產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除IC設計外,在IP、ASIC方面,雖說IC設計是使用IP的主力客戶,但臺積電早在○八年就透過開放創新平臺(OIP)聯盟,逐步擴大相關資源生態圈,強化接單能力。臺積電現階段IP實力已不容小覷,相關夥伴戰力強,累計已有三九家IP廠夥伴,其中轉投資子公司創意、世芯KY、M31、力旺等都屬於臺積電大同盟的一員。
根據臺積電官網統計,截至去年八月,旗下生態系IP聯盟成員共有六萬多個IP,數十種IP類型,可支援數百種臺積電製程技術,包括最先進的節點到BCD、eFlash、HV和CIS等專業技術。
IP、ASIC族羣將蓬勃發展
臺積電與IP業者攜手合作,也讓相關IP廠受益,專家指出,通過臺積電OIP驗證的IP,通常代表有一定成熟度,較能說服客戶採用,像是去年在全球掀起AI浪潮,帶動相關晶片需求大增之下,產業人士指出,如創意、世芯KY等因屬臺積電價值鏈聚合聯盟(VCA),除了可以爲客戶在臺積電投片之外,也可以使用臺積電的先進封裝產能,更擁有能夠直接進入臺積電EDA/IP元件資料庫的權限,因此也最受客戶歡迎。另外,如巨有科技、益芯科等與臺積電有建立合作關係的設計服務廠,同樣也都成爲客戶在臺積電投片的窗口,觀察業績亦有明顯成長。(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286-2287合刊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286-2287合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