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從抗疫典範跌跤!美媒評:「過度自滿、目光短淺」釀危機
▲臺灣這波疫情從5月11日以來,累積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萬人。(圖/CTWANT提供)
圖文/CTWANT
臺灣過去一年一直是全球在新冠肺炎抗疫下的成功典範,但近日國內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又同時面臨電力、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嚴重影響全球關鍵半導體供應鏈。外媒《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本月4日報導點評,臺灣政府「過度自滿、目光短淺」,纔會出現這麼多危機與問題。
駐臺資深記者希爾頓(Hitlon Yip)在報導中指出,在新冠肺炎這場全球戰役中,第一個有完全執行防疫措施的國家就是臺灣,過去這一年多來,臺灣成功阻止新冠疫情在國內擴散,在過去全球多數國家飽受封城危機時,臺灣民衆仍能維持正常生活,但「防疫的成功,掩蓋許多缺點」,像是疫苗採購不足,無視全球嚴峻疫情的「自滿情緒」, 機組員只需短暫3日隔離,同時低估變種病毒強大傳染力,總體評論臺灣這次無法漂亮防守疫情到最後的關鍵,在於「臺灣一直以2020年抗疫方法,抵抗今年的疫情」。
報導中強調,臺灣政府、特別是衛福部長陳時中,長期有效應對疫情,的確值得全球高度讚揚,但他也必須爲沒有做好大規模社區爆發準備,承擔相應責任。
《外交政策》同時分析,臺灣檢測資源短缺,當局自5月22日後,持續以「奇怪雙重形式」報告本土病例,包括新病例與「校正病例」,突顯檢測能力的不足;同時,臺灣政府忽略疫苗重要性,過去沒有積極獲取足夠劑量,現在又在疫苗取得管道上遭遇瓶頸,截至6月1日,全國僅不到2%民衆接種疫苗,嚴重影響當前的疫情控制。
希爾頓更強調,水資源短缺問題,嚴重影響臺灣半導體產能,臺灣半導體在2020年佔全球市場63%,單憑臺積電就佔全球市場的54%,他在報導中指出,就算臺灣最後真的成功抑制疫情,短缺能源、水源與氣候問題等,也會長期影響臺灣,對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延伸閱讀▸ 遭駭不重訊1/不甩證交所 上市公司旗下企業遭勒索卻裝死▸ 光電贖罪券1/憂綠能目標跳票!經部出歪招 迫違章工廠裝太陽能板▸ 雲林出現第1起死亡案例! 老翁離世⋯兒子、孫子、孫女都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