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偶然與必然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與全球經濟關係

臺灣出口依賴全球景氣,全球好臺灣就好,全球不好,臺灣就不好,過去半個世紀大多如此,這應該是歷史的必然,但最近幾年似乎有些變化,這個必然性是否已經改變?

何以說最近有些變化,因爲2020年適逢疫情,全球貿易量衰退4.2%,以過去情況估計,這一年臺灣出口必然衰退,但這一年臺灣出口非但未衰退,出口數量還成長5.7%,讓人刮目相看。

何以全球貿易量下滑,臺灣還可以成長?原因就在於臺灣半導體出口大幅成長,因而得以在景氣寒冬裡有這麼好的表現。於是,有人認爲臺灣出口不再爲全球景氣所左右。

臺灣真有這麼厲害?應該沒有。然而,這個思維在2021年又再一次獲得證實,這一年全球貿易量成長10.2%,臺灣出口數量成長15.9%,果然又高於全球,直到2022年上半年臺灣出口表現依舊銳不可當,這讓大家愈來愈相信,隨着物聯網、電動車、5G時代的來臨,什麼產品都需要晶片,臺灣將會有源源不絕的出口動能。

不過,近來情況又有些變化,臺灣出口、外銷接單開始下滑,11月出口衰退13%,外銷訂單也衰退23%,其中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也衰退15%,這說明任何產業都有它的循環,每個產業都有擴張期的繁榮,也有收縮期的寒冬,傳統產業如此,半導體產業亦然,這是市場法則。

自1980年以來,臺灣出口成長率有半數時間超過全球貿易量成長率,也有半數低於全球,而多數年代高的時候也不會高出太多,低的時候也不會低得太離譜,40多年來與全球貿易走勢亦步亦趨。然而,確實有些年代臺灣表現特別好,好到讓我們以爲臺灣的出口已和全球走勢脫鉤,但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我們出口的高調終究還得重返全球景氣的步調。

舉例來說,1983~1987年的臺灣,出口數量年年都在全球之上,而且高出非常多,1983年全球貿易量只成長1.8%,臺灣出口量成長18.9%,1986年全球成長3.7%,臺灣成長25.2%,1987年全球成長6.1%,臺灣成長17.3%,年年所向披靡,這一表現引來美國連年關切,援引301法案與我方進行貿易談判,當年臺灣出口盛況,可想而知。

近年臺灣凌厲的出口又引起國際矚目,這會讓我們以爲臺灣已是日不落的出口王國,不會再受全球景氣所左右,然而,從過去40年的長期貿易史看來,近年的日不落只是歷史的偶然,最終我們仍得回到歷史的必然,全球好我們就好,全球不好則我們也不可能好。

平心而論,2020~2021年臺灣出口之所以優於全球,有歷史的偶然性,若非出現疫情而衍生遠距商機,若非美中貿易戰而讓臺商回臺,臺灣能否銳不可當?還很難說,而在市場法則競逐下,各國不可能只做壁上觀,另一場貿易戰可能纔剛要開始。

40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歷經了歷史偶然之後,接下去會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將處於歷史的必然,要再所向披靡,可能是20年後的事了。

小檔案■國際貨幣基金(IMF)會估計全球貿易量,其中有商品與服務貿易量,也會估商品出口量,以2022年而言,前者的成長率是4.3%,後者成長率是2.0%,本文援引的是商品出口量的成長率,與我國出口數量指數進行比較。

小檔案■依我國財政部所估的出口數量指數,1980~2022年,有22年的出口數量成長率低於全球出口數量成長率,有21年高於全球出口數量成長率,1980年代臺灣有八年高於全球,且高出甚多,2000~2010年則有7年低於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