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走在崑山寶島又一村 彷彿回到臺灣

崑山寶島又一村。(作者提供)

在許多地方,爲了吸引遊客,或是讓當地居民有別樣的感覺,造鎮,造一個與當地完全不同風格的小鎮,巴黎小鎮、羅馬小鎮,或是搭建古代街市,透過打造一個不一樣的街區,讓當地有個不一樣的風景。

無獨有偶,在崑山,有這麼一處以還原臺灣街景的街區,他的功能不只是吸引遊客,更是爲了撫慰外出在崑山打拚的臺灣朋友,突然涌起的思鄉情懷,這就是:寶島又一村。

在入口處,迎接大家的是一個老式的蒸汽火車頭以及復刻版的集集火車站,用這又知名又熟悉的元素,喚起大家對於寶島的印象。在火車站旁,「慧聚夜市」是一條臺灣風情街區,接着走進街區,琳琅滿目的各色招牌懸掛在店舖前,但這些並不是商家的招牌,而是在臺灣最常見的街景!從賣早餐的美而美、大家買摩托的三陽機車、補習外語的地球村,一時竟然有錯亂的感覺,似乎真回到臺灣的大街上。

視覺上引起注意後,總有一股引力也漸漸浮出表面,觸景生情,總會想來點家鄉味。在街區裡,也有着熟悉臺灣味的招牌,永康牛肉麪、清水筒仔米糕、臺南擔仔麪,都是魂牽夢縈的鄉愁。在街區裡能找到賣着大腸包小腸、蚵仔煎及臺式臭豆腐的小販,也有眷村牛肉麪的小店,更有臺菜餐廳及度小月。

淺嘗了大腸包小腸,覺得味道是挺不錯的,糯米腸紮實,裡面包的是純肉腸,是熟悉的臺式肉腸,或許配料上沒那麼豐富,但已經能暫時安撫下躁動的心情了。

崑山寶島又一村。(作者提供)

味覺與視覺在思鄉上佔領了很大一塊地,但也總隱隱約約感覺有點膚淺。熟悉的味道,讓我們暫時安撫饞蟲;熟悉的街景,讓我們會心一笑,但總有更深層次的,從小到大的,一種儀式感的鄉愁在喚着我們。

香火嫋嫋,祝禱聲不斷,一聲:啪啦,往地上一看,兩板豔紅的,宛如新月的「爻」映入眼前,反射的喊出:聖盃。找到了!從年幼記事,到求學,再到每回外出前保佑平安,回家後報備平安,就是「拜拜」這個刻在DNA裡的程序,這精神上的鄉愁。

整個寶島又一村是依託在華東最大的媽祖廟「慧聚寺」旁,全寺規畫以鹿港龍山寺建築爲方案設計基礎、並參考艋舺龍山寺配置,多次取法鹿港龍山寺、泉州開元寺、承天禪寺、天后宮等閩南兩岸各大名山古寺院建築,慧聚藝術特色。全寺融合閩南古建築及臺灣龍山寺、天后宮媽祖廟之美,並結合蘇州園林的典雅。

華東最大的媽祖廟「慧聚寺」,全寺融合閩南古建築及臺灣龍山寺、天后宮媽祖廟之美,並結合蘇州園林的典雅。(作者提供)

天后宮又稱爲「媽祖殿」,內部供奉着媽祖,整體建築恢弘壯觀,爲典型的閩臺風格的殿宇,就連內部的木結構也是閩臺傳統的木結構建築。崑山在2005年引入媽祖文化概念,啓動建設華東地區「純閩臺風格」的慧聚天后宮,慧聚天后宮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成爲在崑山拚搏臺胞的精神和文化平臺。

在媽祖神龕前,與熟悉的臺灣媽祖廟一樣,有着平安米、平安水及平安符。以往,在與媽祖「請」這些保平安的小物件時,都要透過「搏杯」來詢問媽祖意願,請求媽祖同意並保佑。這次在慧聚寺,一股熟悉的衝動讓我依樣畫葫蘆的再做一次被教導的禮俗。

先搏杯詢問,得到同意後隨緣領取一個,這次我拿了平安水,並且在香爐上順時針過三圈香火,以求媽祖保佑。

在崑山,「匯聚」兩岸合心合力的經濟結果與文化結果。在「慧聚寺」,看見撫慰外出遊子思鄉的用心。(Miguel/現居南京)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