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怎麼減碳?曾文生妙喻:這是一場自行車團賽 要配速、整好隊形
(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圖/顏謙隆攝)
全球拼碳,臺灣也不例外。到底臺灣如何減碳?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6日在「2021 CRIF FORUM建構ESG永續產業的韌性與商機」線上論壇中妙喻,減碳像參加一場自由車公路團體賽,要配速、要有好隊形,才能跑得長久,臺灣量體小無法做破風手,但一定可以在「領先羣」裡。
曾文生表示,減碳、ESG是現在大家最關心的議題,若把自己過去一年演講稿拿出來發現,講GDP的頻率已降到5%以下,但CSR、ESG已超過50%,對經濟部來說,每天都在處理這些事,自己管的是水力、能源、循環經濟都是ESG範疇。
曾文生表示,近期也被立委問到「臺灣減碳怎麼做?碳費怎麼收?」他表示,臺灣在減碳上就像已開始參加一場環法自由車團體競賽,一定要做好配速。臺灣碳排總量佔全球0.56%,但人均只佔0.3%,所以人均碳排量是1.78倍,臺灣無法做破風手,因爲沒有那麼大量體,但政府會領導大家打進「領先團隊」,像是半導體生產持續用綠電,再生能源再加速,讓臺灣的能源效率做到最好。
曾文生表示,過去大家關心上市公司,但還有90%以上的中小企業怎麼跟上是很重要的事。對企業來說,要知道二件事,一是營運風險不再只有市場數字,市場外的資訊會決定企業的成敗,其中,環境就是其一。
曾文生指出自己到經濟部三年多,對數字敏感,看到中南美洲雨量不好,就擔心能源價格就上漲,因爲中南美洲水力發電比例高,大陸水力發電佔16.2%,只要長江水庫沒水就會影響能源價格波動,氣候會影響到能源市場,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也是會影響。這是就企業永續經營的外部風險,自然天候風險。
二是企業已是決定世界面貌重要的因子,影響程度甚至已超過主權國家。企業任何一個外部性力量加總,都會變成總體影響企業發展的因子。企業要設定目標減碳量、維持好相關關係。所有事都從具體、簡單指標開始。
小企業怎麼減碳?曾文生表示,政府與民間合作,要發展「大帶小系統」,大型臺商帶領供應商一起合作,所有自行車團體賽最關鍵就是「隊形」,隊形好就跑得遠、需要衝刺時再衝,所以怎麼把產業隊形整好是重要工作,橫向也很重要,工總提出減碳技術性部份是公共財,但管理知識要有平臺來分享這些公共財,減碳除了技術之外,管理資訊與知識也很重要,政府扮演協助,也歡迎民間建置共享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