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比例低 審計部:學檔不利弱勢生

審計部的報告指出,經濟弱勢學生未提交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比例高於一般學生、平均提交件數則均低於一般學生。圖爲臺大社會系舉行的「作夥學:學習歷程檔案審議計劃」。(本報資料照片)

教育部推動的「高中學習歷程檔案」連結大學選才,但審計部的報告指出,經濟弱勢學生未提交比例高於一般學生、平均提交件數則均低於一般學生,這政策對經濟弱勢學生不利。教育團體則主張,學檔應逐步與升學脫鉤,以避免弱勢或偏鄉學生在升學上遭遇更多困難。

審計部說,適用108課綱的第二屆(109至111年)高中生,經濟弱勢學生在學檔方面的表現,未提交「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的比率爲35.97%及57.45%,較一般學生之25.39%及42.70%高出10.58個百分點及14.75個百分點。

另經濟弱勢學生提交「課程學習成果」及「多元表現」檔案平均件數爲7.81件及7.29件,也略低於一般學生之8.09件及8.03件。審計部建議教育部針對學檔政策對經濟弱勢學生產生之不利影響提出因應對策。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說,學檔制度連結大學選才,確實讓經濟弱勢學生在升學很吃虧。有能力的家長會找更多資源給孩子使用,例如安排暑假去跟企業大老闆學習,或是到大學教授的實驗室幫忙,這都對孩子「多元表現」大大加分。但這方面弱勢學生是做不到的。

新北市新莊高中校長謝金城則說,偏鄉學校因爲師資比較少,無法開太多選修課程,可能影響學生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的表現,進一步影響升學。他建議偏鄉學校可以開多一點課程及辦多一點活動讓學生參加,以豐富他們的學習歷程,譬如在地相關的課程或找專家來演講AI議題,這都對學生有幫助。

國教行動聯盟則是主張,教育部應該檢討學檔制度對弱勢生的影響,最好能逐步與升學脫鉤,讓學檔成爲學生自主記錄高中學習生活的檔案,這對他們未來的學習及就業都會有好處。

教育部迴應,學檔非軍備競賽,也非要求學生務必提交到最上限6件或10件;未提交至學習歷程中央資料庫之學生,未必表示未製作或未上傳學檔至學習歷程學校平臺。教育部會充實相關人力經費、挹注偏鄉學校推動資源,並加強宣導,希冀深化師生對學檔的正確認知,降低與考招連動相關疑義,成就每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