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數字勝任力,高校教師準備好了嗎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印發,提出到2035年教師隊伍建設的目標。其中,涵蓋“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成爲常態”等內容。
如何以數字化賦能高質量教師隊伍建設,已成爲教育改革的重點任務。當前我國教師隊伍數字化建設進展如何?各地高校有哪些新舉措新實踐?面臨哪些新挑戰?圍繞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學者。
探索數字化教學
我國各地高校正不斷探索以數字化賦能教學的新舉措新實踐。
天津大學教授劉豔麗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的全過程全環節AI助教,不僅可以根據課堂學情數據匹配作業庫實現個性化、精準化教學,還能實現24小時交互式答疑。
西南交通大學教師張燕的課堂,實現了“三校互聯”的異地同步教學模式。同學們通過直播互動等形式,與西藏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學生同上一堂課。
在華南師範大學,智能實訓平臺已成爲師範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藉助多媒體電腦、交互式大屏及全自動錄像系統等設備,“準教師們”在數字化平臺上訓練教學技能、提升教研能力。
爲提升教師數字化素養,教育部和多所高校還組織了相關研修與培訓活動。
2022年7月至今,教育部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先後開展四輪教師寒暑假研修,以國家平臺爲抓手推進教師隊伍建設轉型。
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今年先後組織一線任課教師參加“知識圖譜建設與AI教學應用”“數字化教學轉型與創新”“大模型應用與開發”“應用型課程建設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等多場專項培訓。
北京師範大學相關負責人認爲,相關研修與培訓活動爲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數字素養類課程資源,創造了提升數字素養的寶貴機會。教師應藉此培養自身數字素養與應用意識,以更好適應數字化環境,並引導學生在數字化學習環境中成長。
適應角色新變化
隨着教育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人工智能是否會取代教師”等話題引發廣泛討論。“認爲人工智能會取代教師的觀點,忽視了在立德樹人工作中教師的不可替代性。”東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王馨認爲,新技術雖然衝擊了傳統教師在傳授知識領域的權威地位,但這並不意味着教師的價值被削弱,而是突顯出教師在新教育體系中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教師應提升數字勝任力,即運用數字技術的意識、態度與能力,更好滿足教育數字化轉型對教師角色的新要求。
不容忽視的是,數字化背景下教師隊伍建設面臨諸多新挑戰。
王馨舉例說,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模式發生了變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師生間原有的緊密聯繫,有些教師因此對育人使命和職業目標產生了認知偏差。這些現象實質上反映了數字技術對教師角色的重塑。
面對挑戰,王馨認爲,重申並強調教師的主體性是教育數字化背景下培養高校教師的關鍵。高校教師應清晰認識到,自己在未來教育實踐中扮演的不僅是“人才培養者”這一角色,更是“人工智能駕馭者”。教師應主動適應這一角色轉變,積極參與到師生關係的重構中。
“數字化時代呼喚建立一種新型師生關係:既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又強調教師的主體性地位。要讓教師順利適應新角色,在立德樹人過程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王馨說。
合力促均衡發展
9月7日—8日,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主辦的首屆教育數字人大賽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行。北京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黃先開介紹,爲了深入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促進校企產研用深度融合,教育數字人大賽應運而生。大賽現場,數字教師、智能助教、科研領航員等多種數字人應用紛紛亮相,展現出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賦能教育教學的巨大潛力。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監事長、教育數字人推進工作組組長張少剛說,隨着技術不斷突破與多方合作創新,未來教育數字人將出現虛擬實習實訓、情感輔助等更加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高校應積極把握人工智能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加速推進人工智能相關人才的培養,在國際高等教育競爭中佔據有利位置。
爲更好抓住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的新機遇,各方還需加強合作與資源共享,共同推進教育數字化轉型深入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大數據與評價研究中心副主任蘆暢說,我國不同地區在數字化硬件與軟件建設方面呈現出發展不均衡狀況,教師數字素養培養也存在不均衡現象,各地教師數字素養水平參差不齊。
對此,王馨認爲,經濟發達地區應率先探索數字化手段在教師教育培養中的有效路徑,並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分享成功經驗與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從高校教師個體來說,既要尊重教育的本質與規律,努力成爲教育教學中的引領者、高質量人才的培育者以及科研教學工作的研究者;也要創新和引領數字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經典案例
教師實訓有新招 AI學生來陪練
師生互動熱烈,問答環節井然有序——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近日開展的一堂數學課,看似平常,實則不同尋常。課堂上的“學生”並非真人,而是由該院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研發的學生智能體。爲培養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技能,解決當前教師面臨的實踐場所匱乏、師生互動及育人能力不足等問題,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打造了智能化教師數字培養平臺,探索人機融合的教師培養新模式。
在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會議室,記者體驗了該平臺。一進入實訓界面,便彷彿置身於真實教室中,屏幕上9位學生根據教師授課情況,顯示出睏倦、驚訝、贊同等多種表情,並做出舉手、打哈欠、站立、講話等交互動作。被抽到回答問題的學生能迅速起身作答,答案有對有錯,模擬了真實學生的認知特點。
“學生智能體陪練+AI智能分析+專家專業點評”是該平臺的突出特徵。項目負責人、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姜飛介紹,平臺利用上萬節課程作爲語料庫對大模型進行訓練優化,從而建立學生智能體。這些智能體可模擬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學生,爲使用者營造出逼真課堂場景。教師可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整學生智能體的認知水平、人格特點和學習能力,以實現多樣化教學場景模擬。實訓結束後,系統還會自動生成詳盡過程記錄和教學評估報告,助力教師優化教學方案和方法。
姜飛介紹,該系統是教育領域首個集“實訓—反饋”於一體的智能大模型平臺。未來,研發團隊將繼續致力於提升學生智能體的擬真程度,進一步發揮人工智能在推動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