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評論員觀察)

尹雙紅

統籌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就能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在提升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找到適合的路子,不僅能夠帶動當地發展,也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貢獻更多西部力量

甘肅古浪縣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昔日風沙肆虐,發展受限。今日古浪,南部山區,數十座風機矗立山頭,巨大的葉片隨風“起舞”;北部,光伏板排列有序,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彷彿“藍色海洋”。立足風光資源,當地發展起新能源產業,不僅繪就綠色發展新畫卷,還向全國多地輸送綠電。實踐證明,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實現良性互動,就能破解發展難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水安全、能源資源安全、國防邊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在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六個堅持”的重大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

提升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要堅持循序漸進、先立後破。說到煤炭等能源行業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拿“窩窩頭”和“精面細面”打比喻:“先吃飽肚子再吃好。我們要實事求是,既不能放慢綠色低碳發展步伐,也不能太理想化,首先要保證能源供應。”在寧夏,自主研發的“神寧爐”,開創了劣質煤清潔利用新途徑,極大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利用煤炭開採留下的採煤沉陷區、採空區等土地資源,靈武市建設了近6萬畝光伏基地,不僅促進土地利用、沉陷區生態治理,每年還可向浙江提供綠電約37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115萬噸。這表明,推動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多能互補、深度融合,才能更好保障能源安全、生態安全。

發展和安全如同鳥之雙翼、車之雙輪。譜寫西部大開發新篇章要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資源開發和產業培育協同推進。藉助豐富的能源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甘肅慶陽市積極參與“東數西算”工程,促進當地大數據產業邁上新臺階。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核心區的同心縣,建立清潔能源產業園,吸引一批清潔能源裝備製造企業集聚於此,2023年全縣新能源產業產值達到25.4億元。在青海西寧市,“光伏一條街”上多家光伏企業一字排開,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新能源汽車企業等相繼安家落戶。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統籌資源開發與產業發展,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就能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在提升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時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西部地區地域遼闊,各地資源稟賦不盡相同。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比如,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98.5%都是沙化土地,但地勢平坦,年均日照時間近3000小時,光能資源豐富,當地大面積建設光伏電站,大量光電從這裡輸往河南。西南地區日照較少,但多山地、多雲霧,水能資源充沛。雅礱江上,兩河口水電站拔地而起,源源不斷地爲華中、華東等地輸送電力。一個少“水”多“光”,一個少“光”多“水”,都實現了綠色發展。“殊途同歸”的發展實踐印證了一個道理: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找到適合的路子,不僅能夠帶動當地發展,也能在國家發展大局中貢獻更多西部力量。

貴州加快礦產資源高端化開發利用;陝西推動煤制化學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青海加快構建新能源佔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新疆構建豐枯調劑和多源互補的流域水網格局……在發展中更多地考慮安全因素,運用發展成果來夯實安全基礎,破解突出矛盾和問題,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更好實現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西部地區就能在提升區域整體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同時,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7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