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不撤守-民國100年前夕 談兩個世代的年輕夢想

再過五天,就是中華民國一百年了。這一段期間,在電視上有兩個廣告,一個是講述林覺民寫〈與妻訣別書〉時的心境,一個是對比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與今日年輕朋友夢想。我覺得,這種跨越百年的夢想對比,正是觀照過去一百年民國的歷史滄桑與展望民國下個一百年,很好的切入點

逐夢是人的天性,「人,因有夢想而偉大」(尼采)。一百年前有一羣我們稱之爲先賢先烈的年輕人,他們的夢想就是創建一個公平正義、繁榮、人人可爲自己逐夢的國度。一百年後,生長臺灣年輕一代,大致上已在一個可以免於戰禍、動盪的環境下,追逐屬於自己的、繽紛的人生夢想。

前者的夢想是偏向「大我」,有其歷史上的沉重。後者的夢想則是偏向「小我」,有着個人主義式的輕快節奏。看起來,兩者的夢想有着外觀上的差異,實際上卻可以說是有着因果關係

就像林覺民在給愛妻遺書中說,「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對林覺民以及其他爲建立民國犧牲生命的年輕人來說,他們處在「大我不保」則「遑論小我」的時代,選擇了以「小我」去交換「大我」,犧牲與自己摰愛廝守人生的機會,去成就天下人可以「愛其所愛」。

換言之,今天的年輕人可以自由的追逐屬於自己的夢想,或是和三、五好友組一個巡迴天涯樂團;或是背起揹包挑戰聖母峰;或是在青山綠野間開一家民宿;或是選擇縱橫商場、打造企業國度…。這些無數個小我夢想凝聚起來的「大夢想」,不就是一百年前,那一羣拋頭顱、灑熱血的年輕人獻出生命所想要換取的嗎?他們播下種籽,在百年的嬗遞後,在今天年輕一代的身上顯露綻放。

想到這裡,我覺得年輕的一代,不妨以四個心情,向過去的一百年告別,展望下個一百年。

第一個,當然是「感謝」。對在這一百年之中,曾經爲中華民國的締造、保衛、繁榮建設的每一個前輩謝謝他們的犧牲付出,爲大家打造一個可以自由逐夢的國家

第二個,則是「珍惜」,也許此刻的中華民國,還有很多紛擾的地方。校園裡霸凌事件頻傳;NCC撤去年代的執照是不是箝制媒體…,但回顧過去一百年,我們至少可以擁有一個「共識的樂觀」;就是大體上國家是向着進步的方向前進,如民主政治與法治發展;在大的環境上,看起來戰禍已遠離了我們,如同爲中華民族的兩岸的和解交流。這些進步與和平是無數人犧牲生命或自由或其他珍貴的所有換取的,我們一方面要努力的珍惜保有,另一方面也要積極的去深化鞏固。

第三個則是「驕傲」,驕傲不是自大,而是以我們所擁有的價值爲榮。以我來說,我們的這一代大體上是在一種「大我」式的教育環境下成長的,有時候,會不習慣年輕一代那種偏向個人主義式的純粹快樂和小我夢想。我覺得,這是長一代的人要自我學習的功課,時代真的不一樣了。這一代的年輕朋友,在掙脫了大我的悲情集體式的束縛後,雖然看起來有一些混亂,但卻擁有更多的創意發揮與多變絢爛,讓社會張開了更爲多元的網,讓世界的可能性變得更爲寬廣。也因此,不再有單一價值可以主宰其他的價值,也就少了野心家民族主義、國家大義大帽子,去迫害擁有不同價值的人民的機會。

最後一個,則是「關懷」,而這也是我的結論,我要再一次引用林覺民絕筆信中話:「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林覺民的那一代年輕人,以生命爲代價,去追求「助天下人愛其所愛」的夢想。今日此時,我們的夢想雖不再那樣沉重,但,若大家在逐一己之夢的同時,也不忘對身邊其他需要關心的人、事,付出關懷,並幫助其他可能力量較小的弱勢者,也能「愛其所愛」。讓林覺民的精神,也在這一代人的逐夢過程中彰顯,我相信,當大家擁有這樣的心情,民國的下個一百年,一定會更璀璨而幸福。

作者爲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