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在想普篩」 陳時中認了部桃首波900人採檢:沒發現任何病例
「臺灣檢測準是事實!」衛福部長陳時中28日上節目受訪時迴應「這位先生」事件,表示「我是被動回答」,他很自豪臺灣檢測的SOP,畢竟這個檢驗準確度,確保了去年臺灣整體防疫的成績,至於價格很難說,每個國家環節不一樣,中國便宜,那很好,對人民相對服務好, 「我們認爲需要的、防疫上的檢驗都是公費」,是免費的。
陳時中28日接受《新聞面對面》節目專訪,主持人謝震武提及,部桃第一波感染就有專家質疑,468人範圍大小?陳坦言整個決策始末,篩檢到第7、8、9天,纔會達92%,沒辦法預估裡面到底有多少人,那是母數,這也是爲何不普篩的原因,採撿時機沒有到病毒時間,採檢不出來,「花了很大精力去做反而產生反效果」。
陳時中說,第一時間先把468人做完,裡面包含202病人、相關接觸77人,全數隔離、每天採檢,266名醫護3天后二採,1/16時就訂定全院採檢計劃,專家小組選定了452人 ,裡面就有案例出來,但都不在例行篩檢被發現,也就是說,採檢「沒有發現任何人」,900多人沒有找到,都是陰性。
▲部桃20日出動救護車清空院內病患。(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
後來出來案852有症狀,陳時中說,再去採檢就確診,案852採檢時,疫調找出案856,匡列到案863,之後再到案868,這些人都不在例行採檢中,之後指揮中心還會針對這狀況再討論。他強調,「這是經驗」,時機不對的採檢可能會徒勞無功,至於什麼時機纔對,「當然是有症狀、驗的出來」,病毒量足以讓他有症狀。
這也產生2個問題,陳時中指出,有症狀驗出者前2天是病毒增加且具有傳染力,而沒有症狀者永遠驗不到,普篩時機不對,很多是時間未到、驗不出,精準去篩也有2天的時機差距,加上無症狀的處理,我們戰略面從去年就開始,採取醫療量能準備好,「有狀況立刻圈住處理」的戰略。
「我們天天都在想普篩」,陳時中坦言,論證裡弊大於利,因此採取精準篩檢。所有問題在普篩都會發生,問題並沒有變得較小,但普篩有意義,在區域控制上,可以把時間拉出來,有把握在檢驗的時間「D-DAY」之前他可能不會傳染,之後3天若驗出是陽性,高危險日就是D+3,在疫調方面有幫助,但這情況必須廣泛去做,除非是頻繁採檢,且這些人禁止再跟高風險接觸,篩檢時間纔有意義,而是否帶着病毒也不知道,「疫情之所以會困擾各國,因爲有一些永遠沒有答案的事,沒有一個完全診斷的方式。」
▼部桃只出不進,醫護人員留守。(資料照/記者林敬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