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本土圈」平衡商業與藝術 陸媒:金馬不再臺灣!

金馬55最佳導演入圍全是大陸人。(圖/翻攝自金馬影展TGHFF臉書/同下)

記者楊子萱/綜合報導

《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將於17日晚間7點在臺北國父紀念館登場,這次有許多大陸影視作品角逐獎項,包括鄧超孫儷主演的《影》以12項提名領跑、《我不是藥神》也佔7項之多。陸媒認爲,這次港臺電影的失寵,象徵了金馬走出「小臺北」的決心,也讓金馬「不再臺灣」,格局再放大。

在第53屆的金馬獎中,臺灣電影《一路順風》以8項提名呼聲最高,結果最後卻由大陸導演張大磊的《八月》拿下最佳劇情片。《八月》是部獨立小成本文藝片,也代表着文藝片在金馬重視藝術價值的實現。

▲2016第53屆金馬獎星光大道 張大磊、孔維一。(圖/攝影中心

除了《八月》爆冷外,馮小剛的最佳導演、範偉影帝,周冬雨和馬思純的「雙影后彩蛋,也都代表着當年大陸電影的大勝利。

至於去年的金馬獎,除了《血觀音》殺出重圍奪下最佳劇情長片、觀衆票選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等獎項,最佳導演爲文宴、影帝塗們、影后惠英紅、最佳新導演爲黃信堯,可說是在大陸、香港和臺灣之間取得平衡。

港臺雖有優質電影的產出,但因爲市場大小的侷限性,導致產出方面有較高的不穩定性,這也給大陸電影一個崛起的機會,譬如今年就是。

除了呼聲最高的《影》和《我不是藥神》之外,6項提名《大象席地而坐》和5項提名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同樣看點滿滿;在個人獎項方面,最佳導演、最佳新導演則更多偏向大陸,影帝影后的爭奪上也是。

舉例來說,這兩年轉戰綜藝的鄧超和轉型導演的徐崢都角逐影帝;周迅和孫儷也都被提名最佳女主角,相較之下,香港的惠英紅顯得後繼無人,臺灣則是一些「熟面孔」的年輕演員

除此之外,彭昱暢才24歲就入圍最佳男主角,00後的張子楓提名最佳女配角,這都意味着大陸演員「儲備豐富」的生態,而這也是港臺兩地無法比擬的優勢。

最佳影片方面,除了入圍的《誰先愛上他的》是臺灣的徐譽庭許智彥共同執導之外,《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的長片處女作、《大象席地而坐》是胡波的「處女遺作」、《地球最後的夜晚》是畢贛的第二部長片作品,可看出大陸新生代導演崛起的趨勢

不過,從入圍最佳新導演獎的影片懸疑片暴雪將至》、商業愛情片《後來的我們》、現實主義題材《我不是藥神》、文藝片《大象席地而坐》、同志片《誰先愛上他的》等作品中,可看出金馬這次在文藝片與商業片之間的拿捏,也顯示近兩年金馬獎和世界級大獎選片趨勢相同,對於中小成本的獨立文藝片更爲推崇。

《悅幕中國電影觀察》報導中提到,金馬獎不停擴圈、提高包容度,是其他華語大獎值得借鑑之處。鞏俐曾炮金馬「不專業」,但最終成爲今年的金馬主席;前年曾護妻開砲的馮小剛,也在前年拿到最佳導演後表示,「謝謝金馬的大度」。

▲最佳導演入圍者張藝謀、金馬55評審團主席鞏俐。(圖/金馬執委會提供/攝影中心)

報導最後提到,「金馬從不缺質疑,但金馬並沒有固步自封。金馬不『再』臺灣,不僅是金馬獎努力的跳出臺灣電影的本土圈層,聚焦整個華語電影,也是努力的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尋求平衡的不斷嘗試。」